取得 取得奏 博(博得) 获得 获致 掎摭赢得 获得,取得:获取 得获 鱼酌 陟躐 弋取 获取收入:挣钱 在社会上有所取得:负(~誉;久~盛名)享有(~盛名) 只有德行高尚,才能享有富贵:厚德载福 取胜后得到(东西):赢(~球;~钱;~得) 取得同情好感等:博(~得;聊~一笑) 以谦逊待人来取得德行上的进步:以退为进 以屈求伸 获取东西极易:剖蚌得珠 剖蚌求珠
另见:得到 获得 求得 具有 占有 ☚ 得到 获得 ☛ 剖蚌求珠pōu bànɡ qiú zhū破开蚌壳,求取珍珠。比喻寻求良才或珍宝。也作“剖蚌得珠”。 剖蚌求珠pōubàng-qiúzhū〔连动〕 破开蚌壳而取其珠。比喻求获良才或珍品。语出《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固知选士用能,不拘长幼……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田聿月《识才与用才》:“~决非探囊取物,因此才说‘伯乐’不常有”。 △ 褒义。多用于选拔人才方面。 【近义】凿石索玉 〖反义〗鱼目混珠。 也作“剖蚌得珠”、“剖蚌求珍”。 搜岩采干;剖蚌求珠 搜岩采干;剖蚌求珠sōu yán cǎi gàn;pōu bàng qiú zhū【上】搜:搜寻。岩:岩洞。干:干才,人才。形容不遗余力地搜求在野遗才。《魏书· 段承根传》:“剖蚌求珍,搜岩采干。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下】剖开蚌壳寻找珍珠。比喻寻求良才或珍品。 ◆也作“剖蚌得珠”。《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固知选士用能,不拘长幼……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综】比喻想方设法地搜求贤才,对人才重视有加。 【例】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真正求贤若渴,那不妨学学古人搜岩采干、剖蚌求珠的精神,多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物色人才。 ☚ 柔远怀迩;亲仁善邻 推贤进士;举直措枉 ☛ 000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