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治法
割治法,是在人体的一定腧穴或部位,按外科手术操作切开皮肤,割取少许的脂肪组织,并给局部以适当的刺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割脂法。
应用时,割治部位先以常规消毒,施行局部麻醉后,以左手拇食二指舒张按压在腧穴两旁; 右手持手术刀纵行切开皮肤,切口长约0.3~1.0cm左右,用血管钳分离切口,使脂肪暴露,并摘除黄豆或蚕豆大的一块脂肪组织,再将血管钳深入切口处皮下或探向周围,进行滑动按摩,以使局部产生痠、胀、麻或向四周扩散,呈传导样感觉。其刺激强度,感觉轻重,当依据病情性质和患者体质强弱而定。施术完毕,切口可缝合一针,覆盖消毒纱布包扎,7处。日后拆线。每次割治1~2穴。两次割治之间,间隔7~10日,可在原部位上,或另选部位进行。割治过程中,必须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消毒,以防感染。患有重度心脏病、高血压,出血倾向性疾病等,宜慎用或不用。局部水肿或感染者,暂不宜割治。割治不得过深,以免损伤血管、神经或韧带等。割治后,可有不同的反应,如周身不适,食欲不振,割治部位不适等,一般3~5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严重时可作对症处理。术后一般需休息2~3天,并注意饮食,防寒保暖。临床割治治疗举例如前表。
主 治 症 | 割 治 部 位 |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 膻中,肺俞,大椎,定喘,掌注1 掌2,掌3 |
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病, 胃神经官能症 | 足三里,脾俞, 胃俞, 中脘, 掌6,掌7 |
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头痛,神 经衰弱 | 掌4,掌5, |
注:掌
1:食指第一节掌面正中。
掌
2:手掌侧,2、3掌骨间,食指与中指根部联合下约0.5cm
掌
3:手掌侧,3、4掌骨间,中指与无名指根部联合下约0.5cm处。
掌
4 :手掌侧,4、5掌骨间,无名指与小指根部联合下约0.5cm处。
掌
5 (鱼际穴): 手掌侧,大鱼际尺侧边缘。
掌
6:大陵穴向掌心方向移1.5cm处。
掌
7:神门穴向无名指、小指间方向移1.5cm处。

手掌割治部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