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风 北风黄茶、陈梅、穆穆著。1943年2月25日北京艺术与生活社出版。艺生文艺丛书之十二。收黄茶《在古城》、陈梅《故居》、穆穆《去祖国》等诗42首。 ☚ 蓬艾集 新诗源 ☛ 北风 北风《诗经·邶风》篇名。全诗三章,章六句。《毛诗序》云:“《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今人多本此说,以为这是写卫国人民不堪虐政,号召友朋共同逃亡的诗。有的则认为这诗写一对相爱者的出走。闻一多则认为是“亲迎之诗”,“车即亲迎之车。古诗‘良人惟古(故)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盖本此。”《风诗类钞》)均通。 ☚ 北门 静女 ☛ 《北风》没有人能够明白北风,从没有谁见到了北风的心脏,他们说北风是无知的毁坏,他们说北风无头无手,只有一条像女人的累赘裙边一样的脚。 北风,啊,深夜的黑暗里从地心底层吼射出来的北风,你的声音多么壮!多么猛!在玄色的天地中间,在宇宙蒙上了单一忧惶的迷灰色调时,你狂烈的暴激,奔腾的炫烂,你壮阔的动变仿佛发出了万能的震人心目的色彩,使人张不开他微弱的眼,色盲的眼,使人为了天地的酷虐而昏眩。 你的鞭子,你震挞生命笞逐宇宙的鞭子,就从没有停息过。你千里奔驶的驱逐死寂!鞭捶疲弱!扫荡一切死亡和虚伪!你永远不肯停在半路上,等着寂灭来和你妥协!你鞭打太阳,鞭打海洋,永不让它们躺下来,永不让他们安闲游混!就是懒性天成的大山,你也要鞭碎它的岩石,扫荡它的林木,你使它一时剥落了狡狯沙石的掩盖,光着脊梁在你面前发抖。 北风,伟大的北风,你是永不许冬日死亡的大神,是生命的红旗先使!在冬日经雨来了,雪来了,霰珠塞满了生命的细胞,太阳颓然如醉了酒的老头,早上起不来,未晚就躺下去,披着它半黄半红的黯淡袍服,像老和尚送丧的袈裟。大树小树都被剥夺干净了,被夺去了他们青春的冠冕,被剥下了它们润绿的衣裳,它们只好铁紧的闭着嘴唇,等着生命的汁子从他们心上干枯而死。大牛小牛干渴了,大狗小狗都缩紧到屋檐底下去躺着,不敢出声息。川流迟迟不前像老人绊坏了他的腿脚骨,也唱不出清脆的歌声。宇宙那时好像是根本忘记了它自己,它以为死亡已经代替了它,寂芜将把整个冬天封锁起来丢下冰洋径去了。 没有你,没有北风的狂吼,没有北风的军号,谁知道这宇宙还存在着?谁知道这宇宙还有无疆的雄厚,无穷的力,刚猛万变的美!啊,谁又料到临到了生命的尽头跃出了生命的本身! 哦,北风,我不知你对于生命有几千万万吨启示的活力!我不知你累积了人类几十万年磅磅礴礴,蓊蓊郁郁,绵绵延延不死的雄力在你怀里,更不知道你饱载了宇宙多少多少钢铁的火星!当着明媚的春节,当着炎炎的夏日,当生命有的是喜悦和自由时,你俄延着,屯积着,你不动,你说:“好吧,孩子们!玩一会儿,乐一会儿,别着急。”一旦生命在收缩,在溃败,力与美落在枯寂死灭的威胁底下,在一个丑到失了容仪的黑夜里,你突然发出了你的巨吼!拖为了你狂烈的动震而使生命的力在梦中人心里像轰雷一样爆炸!北风,我不了解你,我不能说一个微末的分子能了解它的全体。可是我觉得我和你有着心连心,手指连手指的密切生命,正像我和我的中华民族一样。在冬日的窗头,我见不到北风的鞭子在寂呆的树杪挥动时,我心是何等的寥寞!我渴恋着北风的呼声。北风的号角之来时,我将怎样度我的荒凉!然而正和彗星辉耀的存在相似,北风浩荡的来临是生命至确至刚的真理。我以我的胸脯敞露在北风雄猛的鞭击底下,在北风尖锐的指锋的刺割之下,我愿北风排剑一般的牙齿咬住我的心,拖我上那生命的战场! 在那生命的尽头上永远有生命自己的堤防,有站在堤防排荡一切的使者,请天下古今一切的权威者向他膜拜! 啊,北风!啊,伟大的中华民族! (1938年11月18日《大公报》) 赏析中国的散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先秦诸子到明清两代的小品散文佳作如群星灿烂,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到五四运动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戏曲和诗歌之上。”(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如冰心、郁达夫、朱自清等人的清丽、婉曲、优美、冼练,像周作人、林语堂的冲淡、平和、古雅,总之“或讽刺,或委曲,或劲健,或绮丽,或流动……”(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现代散文创作,可谓异彩纷呈。杨刚的《北风》与众多的现代小品散文相比,亦是风格独具,令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较少含蓄、委婉、柔和,有的是热烈的呐喊、性格的直陈。这种艺术上的格调马上使我们联想起英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疏黄/……吹响她嘹亮的号角/给高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芬芳/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 作为散文抒情对象的“北风”是别具意蕴的。首先,它是原始生命力的象征。大自然中的“北风”是暴烈、迅猛、刚健和奔放不羁的,在它荡游疾走下面的北方的原野是怎样的壮阔,怎样的一望无际呵!作者借助这样一种自然景观,形象地表达了对“死亡”的憎恶和对生命的赞美。没有“北风”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谎言、虚伪和衰朽的死寂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太阳是“安闲游混”的,大山是“懒性天成”的,花草树木都被剥夺了“青春的冠冕”和“润绿的衣裳”。这是一个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节奏的毫无指望的世界,这样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北风,只有北风这以“地心底层吼射出来的”壮美激烈的生命呐喊,才能震发和鼓荡起濒临垂死的生命意志。 其次,“北风”还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通过对北风的形象描绘和议论,作者不仅表达了对生命、力和美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对壮丽人生的渴念与向往。在作者的心目中,没有色彩和吼声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没有斗争、没有力量的生活是不值得追求的,闲静、优雅、舒适的生存是可耻的,只有像北风那样,积累着磅磅礴礴、蓊蓊郁郁、绵绵延延的不死的雄力,给生命以启示,才能在有限的生存中获得永恒的意义。 此文的感情色彩十分强烈而饱满,有如火山的喷发倾泻;语言具有突出的色彩和力量。由于作者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一些欧化倾向,但这并没有妨碍作品意义的表达。 北风北风其凉, 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 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 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 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 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 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 莫黑匪乌。 惠而好我, 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 既亟只且! 北风吹得透心凉,鹅毛大雪纷纷扬。我可爱的好友们,手拉手儿一道走。不能迟缓再拖延,形势危急晚了要遭灾难。 北风吼叫天气寒,满天大雪纷纷飘。我可爱的好友们,我们携手快逃走。不能迟缓再拖延,形势危急不走要遭祸难。 天下狐狸一样红,天下乌鸦一般黑。我可爱的好友们,赶快上车一道走。不能迟缓再拖延,形势危急晚走要遭灾难。 《北风》三章,章六句。这首诗盖不满虐政、相约离避之辞。《诗序》:“《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走焉。”又《诗集传》:“言北风雨雪,以比国家危乱将至,而气象愁惨也,故欲与其相好之人去而避之。” 这篇诗的主题思想内容,与《魏风·硕鼠》相似,人民为了免遭现实的灾难,幻想逃避现实,寻找乐土。对于逃亡能否达到避祸的目的,《北风》这首诗作了正确的回答,并得出了一条真理: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即天下乌鸦一般黑,跑到哪里,奴隶主贵族都是坏的。 该诗一、二章首句均以风雪起兴,以喻卫国形势愁惨,危乱将至。三章“莫赤匪狐,莫黑匪乌”两句是把剥削统治者比作狐狸、乌鸦,说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坏的,骂得痛快淋漓。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的现实。表现了人民对剥削统治阶级的憎恨。郑《笺》:“赤则狐也,黑则乌也。犹今君臣相承为恶如一。”又孔《疏》:“狐色皆赤,乌色皆黑,以喻卫之君臣皆恶也。” 《北风》是卫国一首民歌。诗情凄切,哀惋悲愤,读之给人一种压抑而难以喘息之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造语奇辟,似古童谣。” 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①惠而好我,携手同行。②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③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④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⑤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注释】 ①雱:盛大的样子。②惠而:友爱的样子。③其虚:与“其邪(xu徐)”含义相同,犹豫不决的样子。只且(ju居),语尾助词。④其喈(jie皆):风寒冷的样子。⑤匪:非。 【译文】 北风劲吹寒冷得发狂,雪花落下纷纷地飘扬。你若情真意切地喜欢我,就与我手拉着手同出行。不要犹豫不要彷徨,事情紧急快把路上。北风劲吹冷冻得发狂,雪花落下纷纷地飞扬。你若情真意切地喜欢我,就与我手拉着手去远方。不要犹豫不要彷徨,事情紧急快把路上。 失去红色就不是狐狸,失去黑色就不是乌鸦。你若情真意切地喜欢我,就与我手拉着手把车上。不要犹豫不要彷徨,事情紧急快把路上。 【集评】 《毛诗序》:“《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八) 宋·王质:“此当是离本邦,适他国,又不安而归也。常情重迁,屡叹者,深不欲去之意也。”(《诗总闻》卷五) 宋·朱熹:“言北风雨雪,以比国家危乱将至,而气象愁惨也。故欲与其相好之人去而避之。”(《诗集传》卷二) 明·王世贞:“诗旨有极含蓄者、隐恻者、紧切者;法有极婉曲者、清畅者、峻洁者、奇诡者、玄妙者。《骚》赋古选乐府歌行,千变万化,不能出其境界。”(《艺苑卮言》卷二) 清·方玉润:“贤者见几而作也。……愚观诗词,始则气象愁惨,继则怪异频兴,率皆不祥兆,所谓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时也。故贤者相率而去其国也。”(《诗经原始》卷三) 近·闻一多:“女子谓嫁曰行,一曰归。车即亲迎之车。古诗‘良人惟古(故)欢,枉驾惠前绥,原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盖本此。”(《风诗类钞》,见《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总案】 《诗经》善用起兴,这首诗的起兴就显得相当巧妙,既具有隐隐约约的象征意味,又具有朦朦胧胧的比喻含义。似这种十分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表意功能上,不仅体现为一种含蓄美,而且引出下文所叙之事与所抒之情,从而又增添了“北风”喻意的深度和力度。在节律上,“整齐”固然为这首诗的可读性加上不少魅力,但在情绪上,反复运用的“其”字却把紧张的气氛突然舒缓、调和下来,张驰有致,相当奇妙传神。无论从诗人所运用的语言的质朴上,还是从诗人所表达的情绪的起伏上,都显得如此自然、生动,令人真切地感觉到一个神情急切的当事人犹在面前浮现,这首诗的表现力之巨大,真可谓巧夺天工而无愧。 北风
这首诗写卫国统治阶级暴虐无道,政治黑暗,国人不堪忍受,相携而逃的情景。诗分三章,以咏其事。 首章写在暴政的荼毒下,国人相约离家出逃。诗一开头就以“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起兴,北风呼呼刮起,寒气袭人,漫天大雪纷纷扬扬,这既是写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比喻暴政的险恶。继而发出呼唤:善良相亲的朋友们,我们离开此地,携手奔向远方。且不可再徘徊彷徨,形势急迫,不走就会遭殃! 二章与首章内容基本相同,只是以“喈”易“凉”,以“霏”易“雱,二字之别。字有更易,而义相同,以复沓的形式,加深抒发感情。人们的传统习惯是眷家恋土,故有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之说。而诗中的主人公却一反常态,竟冒严寒顶风雪,迫不及待地与亲朋好友离家出逃,这就使人不禁要问:他们何以如此刻不容缓地急迫出逃?诗人在描写环境,创造气氛,叙写人物活动的同时,给人们留下了悬念。如果说在前两章里,人们还不甚了了,等待答案,那么在三章里就透露了原因之所在。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这两句意思是说:凡是红色的都是狐狸,凡是黑色的都是乌鸦。这里以狐狸和乌鸦形象比喻执政者。古人认为狐狸、乌鸦都是不祥之物。高亨先生说:“诗以狐狸比大官,以乌鸦比小官。周代大官穿红衣,小官穿黑衣。”这说明人民忍受不了统治阶级残酷的压榨与剥削,因而再次呼唤:善良的亲朋好友,共同携手出奔,不能再犹豫徘徊,形势急迫,不走就会遭殃!三章自始至终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唤出走逃亡,足见统治者把人民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统治阶级的凶狠残暴,“苛政猛于虎”的现实,历历在目。 国人离家出逃,逃到哪里才是栖身之所,才能避祸消灾呢?诗中虽不曾说,但在“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社会里,逃到哪里都是一样。它只能说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寄以美好的幻想罢了。读完此诗,很自然会使人想到《魏风·硕鼠》中所写的情况:“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乐国乐国,爰得我直。”“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只不过这里所写是在统治者沉重剥削下,明确表示决绝,幻想理想乐土,而《北风》中不甚明确罢了,其实内容大有相同之处。 本诗即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愤,情调凄怆,感人至深。尤其“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融赋、比、兴于一体,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而“莫赤匪狐,莫黑匪乌”之比,也生动形象,蕴意其中,引人深思。 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阴霾天气里,一群扶老携幼的人们仓促离开家乡,开始了流亡生活。他们为什么不能稍微从容舒徐一点,偏偏要在这样一个坏天气出门,而且为什么他们的歌声又那样凄凉、那样迫促,使人感到仿佛一种巨大的灾难正在逼近他们。 以上就是我们读《北风》这首诗前两章所得到的初步印象。这两章的内容基本相同,后章对前章只是改易几个字而巳。如把“北风其凉”改为“北风其喈”, 其意在于反复强调北风之凛冽酷寒, 把“雨雪其雱”改为“雨雪其霏”为的是极力渲染雪势的盛大密集。这种重章复沓的歌咏,是民间口头创作特有的表现手法之一,如同乐曲中主旋律的反复奏鸣,能够造成令人难忘的艺术效果。 这两章诗包含着好几层意思。有人正在弃家出走,这是最浅表的一层; 当时的形势必然紧迫,以致逃亡者不择时日、冲风冒雪地行动,这是第二层; 还有第三层: 这样做的不仅仅是一家人,而是凡亲戚邻里中“惠而好我”者均相引地一齐出奔。中国人的民族传统之一是无限热爱乡土,认为穷家可恋而热土难离。现在的情况显然是反常的。这就使人不能不问: 他们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这样做了能否达到目的?诗的前两章在渲染背景和叙述人物活动的同时,已于不知不觉中给读者造成了两个悬念。 如果说读了前两章对诗中人们冒雪出走的原因还不甚了然的话,那么再读下去,就可以弄得比较明白了。第三章头两句:“莫赤匪狐,莫黑匪乌”,用现代汉语直译出来,就是“凡火红色的,没有不是狐狸; 凡墨黑色的。没有不是乌鸦”。这话听来拗口,其实把它顺过来说,便是民间谚语所谓的“天下乌鸦一般黑”之意。这两句看似突兀的话,正是对于上述悬念言简意赅而又一针见血的解答。俗话说:“听话听音”。细想一下,这两句话不正是当地百姓对各级统治者的一个总评吗?看来,百姓们巳经长期地等待过了,今天才终于明白: 统治者中无好人,谁来都是一个样。这就是他们冒雪相携出逃的原因。我们必须注意,这两句话在诗中的位置恰与描述背景的“北风其凉”两句相对应,下面也同样紧接着对“惠而好我”者共同出奔的急迫呼唤。诗句的这种安排是大有深意的。《毛传》和《郑笺》 巳经指出:“北风其凉, 雨雪其雱”, 二句乃是“兴也”,是以“寒凉之风病害万物”来“喻君政教酷暴,使民散乱”。因此,不能把“北风其凉”云云简单地看成是在描述人们出亡时的气候环境 (亦即通常所谓的“赋”),而应看到,这是在借景起兴,且兴中又包含着深刻贴切的比喻。“北风其凉, 雨雪其雱”, 两句话, 八个字, 其实是把《诗经》 中常用的赋、比、兴三种手法都浓缩、融汇在一起了。“北风其凉”二句的含意如此,“莫赤匪狐”二句又怎样呢?显然,这几句在诗章中位置相当的诗,性质与作用也是相当的。“莫赤匪狐”二句同样是兴中含比。比者,附也。“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比喻的是“君臣为恶如一” (孔颖达疏); 兴者,起也。既然君臣上下“并为威虐,百姓不亲”,又怎能不兴起“相携持而云焉”(《诗序》) 之志?不过“莫赤匪乌”二句是以比意为主,是比而兴,与“北风其凉”二句以兴意为主,即所谓兴而比者,略有不同。比和兴都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它们又常常交融而互渗。这种兼含比兴的诗句往往意蕴更丰富,更耐人咀嚼玩味,对后代诗人的影响也更巨大。例如刘勰就曾指出屈原“依诗制骚,讽兼比兴”的创作特色,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文心雕龙·比兴》)。 本诗为其抒情性质和短小篇幅所限(而不是遵守什么“温柔敦厚”的诗教),当然不可能详叙人民的苦难。不过我们可以而且应当联系有关史料看一看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这首诗属于十五国风中的邶风,与鄘风、卫风都是产生于春秋时代卫国的民歌,也就是说,都是以卫国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的。那时的卫国是什么情况,仅从《诗经》本身即可略窥端倪。例如《邶风》中有一首《击鼓》,说的是卫国一个篡位的暴君州吁联合邻国发动战争,士兵们在战争中受尽苦难,发出了强烈的怨声。又有两首前后相关的诗: 《新台》、《二子乘舟》。前者反映卫宣公夺其儿子的新娘为妻,后者反映多年后卫宣公及其新妻又要加害于伋。又如《鄘风》 中有一首题叫《相鼠》的诗,痛骂统治者荒淫无耻,死有余辜:“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卫国的统治者是这样一批家伙,它的人民又怎么会有好日子过呢。许多人家冒着风雪逃离故土,无疑正是卫国统治者暴虐无道之政的直接后果。 对于逃亡能否达到避祸的目的,《北风》诗未作正面回答,其实也无需回答——既然天下乌鸦一般黑,在当时又哪里会真有一片乐土可供他们栖身。《魏风》中有一首《硕鼠》,主题与《北风》相同,倒是明白唱出逃亡者的向往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碍我所!”可是这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巳。这种幻想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实现的可能,而在于它显示了对现状的无比痛恨和坚定决绝。而这层意思,《北风》诗也是清楚表达了的。 《北风》诗情调凄怆、思绪悲愤,眼前之景、胸中之慨和口中的呐喊呼号自然融合,浑然无间,因此能够感动后代广大读者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表现之一,是乐府诗中《北风行》的出现。现在,最早流传于民间的《北风行》 巳失传,但从南朝宋诗人鲍照的拟作,可以断定它确曾存在过,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同名之作。鲍、李的《北风行》在诗思、意境、语言上明显地受了《诗经·北风》的启发。如鲍诗径采《诗经》原文,云:“北风凉,雨雪雾。……”李诗则加上自己的大胆想象,生发出这样雄浑壮阔、富于浪漫主义气息的诗句:“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从全篇看,鲍李二家诗写的是闺中人于风雪天中思念远行未归的征夫,表面看来似与《诗经·北风》有所不同(《乐府诗集》的编者郭茂倩就是这样看的),其实却只是角度的变换——把行人之词变成了思妇之词。这可以说是古代富于创造性的诗人既学习民歌又不甘囿于成式时的一种惯用手法。然而归根到底,总是和征人的远行,而且是在风雪中远行有关,其中继承发展的脉络还是清晰可见的。 北风
【注释】①雨雪:下雪。雱(páng):雪盛貌。②惠:友好。好:友好。③虚:从容不迫。邪:通“徐”。徐缓。④ 亟(jí):急迫。只且(jú):语助词。⑤喈(jí):猛烈。⑥霏:纷飞貌。⑦莫赤匪狐:没有红的不是狐狸。⑧莫黑匪乌:没有黑的不是乌鸦。 【鉴赏】这是刺虐之诗。 春秋时代,卫国政治十分黑暗,时局异常动荡。统治者荒淫暴虐,残酷地压榨百姓。百姓不堪暴政,为了避免祸患,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逃亡。 全诗三章。一、二章以北风、下雪为喻,三章以狐狸、乌鸦为喻。诗以北风寒凉而猛烈、下雪浓密而纷飞,比喻卫国政治黑暗、时局动荡;诗以没有红的不是狐狸、没有黑的不是乌鸦,比喻统治者都是一样的残酷暴虐。在这种肃杀的氛围之中,诗人号召相互友爱的人们,携手同行,逃离家乡,去寻找自己的生路;不要犹豫,不要徘徊,形势危殆,急不可待。读着此诗,我们仿佛看到在苛政下民众大批出逃的景象。 古乐府《北风行》,诗题即效此诗。《古诗十九首》:“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盖亦本于此诗。唐李白《北风行》,也明显受到《北风》的启发。由此可见,《北风》一诗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姚际恒《诗经通论》说:“此诗自是贤者见几之作,不必说及百姓。”准此,逃亡者不是百姓而是贤者。邓荃《国风译注》说:“恋人相邀避战祸。”据此,逃亡者也不是百姓而是一对恋人。这两种说法,虽不影响对诗意的理解,但联系当时卫国的暴政,深受其害的当是百姓,而绝非贤者;逃亡者当是成千上万,而绝非仅只一对恋人。因此,谓“百姓逃亡”要优于其他诸说。 北风 北风[原文] ☚ 北门 静女 ☛ 北风 北风寒凉之风。《邶风·北风》一章:“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鲁诗》说: “北风谓之凉风。”《韩诗》说:“凉,寒貌也。”毛《传》:北风,寒凉之风。雱,盛貌。”雨,yù,名词动用,下。 ☚ 北门 叶 ☛ 北风〈隐〉明清江湖诸行指女性生殖器。见《新刻江湖切要·身体类》。 北风(反)南风 北风←→南风běi fēng ← → nán fēng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 寒风 寒风冷风 北风 凄风 阴风 冽风 严风 严飚 寒飔 寒吹 霜吹 ☚ 各种温度的风 各种方向的风 ☛ 各种方向的风 各种方向的风东风:谷风 景风 阳风 明庶风 婴儿风 ☚ 寒风 各时的风 ☛ 北风north wind 北风north(/northerly/northern)wind 北风north wind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