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印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印史

五卷。明何通撰。何通字不违,松江(今上海松江县)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万历年间。取历代名人各为刻一私印,又略附小传于后。秦十九人,西汉二百二十一人,东汉二百零六人,蜀十八人,吴七人,魏二十八人,晋八十一人,宋七人,齐二人,梁九人,北魏六人,周二人,隋十三人,唐一百七十八人,五代十一人,宋一百二十八人,元十四人。其中人物排列取舍多有不可解处,比如秦代本商鞅在前,李斯在后,而书中则李斯在前而商鞅在后。又如秦末“商山四皓”,书中只取东园公与绮里季,而不取角里先生与夏黄公,不知以何为据。何通之刻印方法是欲仿汉刻,但多违汉法,如二名分为两行,复姓乃作回文,其实汉印二名、复姓皆不割裂其文。又印中参以钟鼎之文,实则汉印不合于篆,而多兼用隶法。另外文法上亦不合汉法,如班固作“班固孟坚”,王粲作 “仲宣王粲”。总之皆随意配合,全未考古。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有《遁盦印学丛书》本。

印史

二卷。元趙孟頫編。已佚無傳。《松雪齋文集》卷六僅載其序,曰:“一日,過程儀父,示余《寶章集古》二編,則古印文也。皆以印印紙,可信不誣。因假以歸,采其尤古雅者,凡摹得三百四十枚。且修其考證之文,集為《印史》”云云。藉此知其概貌。


印史

一卷。明文彭撰。是編略舉“六書”概要,叙說歷代印制,且及治印諸法。以其體制,不堪稱 “史”,但可以資參稽。刊有 《遯盦印學叢書》本。


印史

六卷。明阿通篆。是編擬刻秦、漢迄唐、五代、宋、元名人私印,有漢、魏、六朝前之印六百一十五方,唐、五代、宋、元印三百二十四方,每印之下附有人物小傳。首卷載陳元素、沈承、朱簡、陳居一、王亮、蘇爾宣撰序,卷尾有陳本以、通隱居士後序。成於萬唇四十八年 (1620)。亦有“五卷本”,但未能盡示“六卷本”之真面目。《四庫提要》著録五卷,指摘其中多誤謬。據馮承輝考說,是編有黑格、藍格兩種本,後者尤為世重。


印史

三卷。明郭宗昌、王季安、趙子函藏印并编次。三家將各自藏印手鈐编次,予以影印互换,分别製譜一部。即:據郭宗昌松談閣藏印所編 《松談閣印史》,據王季安清華閣藏印所編 《清華閣印史》,據趙子函霏香閣藏印所編 《霏香閣印史》,凡三部。首載郭氏 《印制考》。今難見完本,止二、三殘本可尋。諸印皆有釋文,墨記材質及鈕式。所載多精品,無贗物。成於萬曆四十六年 (16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22: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