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檐虚帽这是胡地传来的一种帽子,常为表演《柘枝舞》和《胡腾舞》的舞妓所用。其形制是帽檐上卷,帽顶高耸,上缀珠玉或金铃。有类今天说的“毡帽”。唐人咏及卷檐虚帽的诗很多,如:张祜《观杨瑗柘枝》:“促叠蛮鼍引《柘枝》,卷檐虚帽带交垂。”白居易《柘枝妓》:“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织成蕃帽虚顶央,细毡胡衫双袖小。”李端《胡腾儿》:“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中国古代的服装多宽袖大衣,女帽则多斗蓬形制,以便将全身障蔽。自西域文化输入后,紧身短衣渐多。卷檐虚帽是与之相配的一种帽子。 卷檐虚帽juǎnyánxūmào西域少数民族的一种帽子。其形制是帽檐上卷,帽顶高耸,上缀珠玉或金铃。唐初为表演《柘枝舞》和《胡腾舞》的舞者所用,后普及于民间。男女均可戴之。唐张祜《观杨瑗柘枝》诗:“促叠蛮龟引柘枝,卷檐虚帽带交垂。”
.jpg)
卷檐虚帽(陕西咸阳唐墓出土陶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