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指数Index of Material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最终产品的重量之比。由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是工业区位论中的重要概念。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运输的主要是原料和产成品,一般而言,原料和产成品的运量是不相等的,但两者之间存在相对确定的比例关系。韦伯认为运费是与运量和运距呈正比关系,所以在考虑原料和产成品运输费用之间的对比关系时,仅仅研究运距是不够的,必须考虑运输量的不同。利用原料指数,可以衡量运输的指向性,若原料指数大于某一固定数值,则该行业就是原料指向性的,指数越大,原料指向性越强,原料的运输距离就要尽量缩小。 原料指数 原料指数index of material工业区位论中的概念。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需要运输的主要是原料和产成品。一般而言各种原料和产成品的运量是不相等的,且存在着相对确定的比例关系。韦伯认为运费是与运量和运距成正比关系,所以考虑原料和产成品运输费用之间的对比关系时,仅仅研究运距是不够的,必须考虑运输量的不同。韦伯在研究运量问题时提出了原料指数这一概念。原料指数就是所需运输的地方性原料和最终产品的重量之比。 原料指数衡量的是运输的指向性。原料指数如果大于1,该行业一般而言就是原料指向的,指数越大,原料指向性越强,要求尽量缩小原料的运输距离。 ☚ 劳动费指数 多样化指数 ☛ 原料指数 原料指数工业生产中耗用地方原料的重量与制成品重量之比。即: 
某种工业部门原料指数大于1,即每生产一吨产品需要耗用一吨以上的地方原料,那么,它在布局上属原料指向。如果原料指数小于1,属消费区指向。如果原料指数等于1,单从节约运费的角度考虑,既可以配置在原料产地,也可以配置在消费区。 ☚ 聚集经济效益 区位重量 ☛ 00005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