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与点双列相关系数shuanglie yu dian shuanglie xi-angguan xishu
在双列变量中有一列为连续变量,而另一列为“二分”变量(如男生与女生、合格与不合格、三好学生与非三好学生等)或可人为地分成“二分”变量。此时可用下式计算这双列变量的相关:

式中 rpb——点双列相关系数
r
b——双列相关系数

——连续变量中P部分(如男生或合格生或答对者等)的平均值

——该变量中另一部分,即q部分(如女生或不合格生或答错者等)的平均值,q=1-p
S
x——连续变量X的标准差
Y——p的正态曲线的高度,可查正态表得到
[例] 在某班中随机抽取15名学生的数学期考成绩如下。向数学期考成绩与学生的性别是否有关?
生别 | 男 | 男 | 女 | 男 | 男 | 女 | 女 | 男 | 男 | 女 | 女 | 女 | 女 | 男 | 男 |
X | 81 | 56 | 48 | 89 | 64 | 62 | 78 | 52 | 79 | 62 | 81 | 55 | 68 | 57 | 85 |
设男生为p、女生为q,则p=8/15=0.53、q=0.47。然后分别计男生与女生的平均分:

=(81+56+…+85)/8=70.38,

=(48+62+…+68)/7=64.86,SX=12.82,把它们代入公式得:

所计得的点双列相关可通过查“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临界值表”进行显著性检验。据f=15=2=13及a=0.05可知,r(
13)
0.
05=0.514;由rpb
13)0.05,故rpb无显著意义,即男、女生在学习数学上并没有明显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