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shuāngyōng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 ★双边 双层 双重(chóng) 双打 双向 双管齐下 双拥shuāngyōng<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 ◇ 此后,“双拥”这一优良传统,一直得到保持和发扬。(国务院公报.1982.21) ◇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今天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00.12.20) 双拥 双拥shuāngyōng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合称。1943年10月由毛泽东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双拥”成为在全国普遍开展的一项群众运动。 ☚ 双赢 双语 ☛ “双拥”中国民政部门常用的专用名词,即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的的简称,是军队和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相互之间表示拥护和关怀以增进军政、军民团结的革命传统活动,始于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拥护军队的决定》,确定1月25日~2月25日为陕甘宁边区拥军运动月,并重新修订颁布了《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条例》。同年1月25日,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发出 《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确定2月5日~3月4日为拥政爱民月,留守兵团还发布了 《拥政爱民公约》。于是,“双拥”活动在陕甘宁边区蓬勃开展起来。同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在总结了陕甘宁边区经验的基础上,发出 《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军爱民运动》指示,全国各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边区为榜样,在1944年春节期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 “双拥”运动。 “双拥”工作问世50多年来,所形成的军民鱼水关系和紧密团结的作风,在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80年代以来,“双拥”工作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广大军民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通力合作,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紧密配合,在战胜各种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风雨同舟,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中同心同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 “双拥”工作组成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既是凝集中华民族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伟大的物质力量; 既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要条件,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