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口Kǒu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羌姓也。今同州(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地方)有此姓。”
❷《姓氏考略》注云:“(为) 口引氏所改。” 口引氏,“黄帝后”; 或称: “代北复姓”。
明代有口禄,宣府管粮通判。

口kǒu

❶嘴。賈誼《鵩鳥賦》:“口不能言,請對以意。”枚乘《七發》:“蘭英之酒,酌以滌口。”
❷出入之通道。枚乘《七發》:“會戰於藉藉之口。”司馬相如《上林賦》:“順阿而下,赴隘陿之口。”

口kǒu

人和动物的嘴。《豳风·鸱鸮》三章: “予所蓄租,予口卒瘏。”租,当作“祖”,始也,为也。毛《传》:“租,为;瘏,病也。手病、口病,故能免乎大鸟之难。”孔《疏》: “其室巢所用者,皆是予之所蓄为,予手口尽病,乃得成此室巢,用免大鸟之难。”《小雅·正月》二章:“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毛《传》: “莠,丑也。”郑《笺》: “自,从也。此疾讹言之人,善言从女口出,恶言亦从女口出,女口一耳,善也恶也同出其中,谓其可贱。”

☚ 上襄   口食 ☛

读音k·ou(ˇ),为ou韵目,属ou—iu韵部。苦后切,上,厚韵。
❶嘴;人或动物吃东西和发音的器官。
❷破裂的地方。
❸锋刃。
❹量词,指人或动物。如:五口人。

上一条: 下一条:

指牲口的齿龄。《张三卖马》(贤孝):“你看这马,蹄如墩子,毛如锥子,口轻膘大。”

口xinr1

(形) (质地、质量等)差:他的体质~得很。|这张桌子做得~,活摇活甩的。


口xin4

(动)互相观望、等待:这件事又~起了。


口xiu3

(动)讥讽,使人窘迫:不要~我,我哪里赶得上他!


口zang2

(动)❶捶;打:这核桃要展劲~才~得开。|不听话,看我不~你一顿。
❷刺激、使奋发:我们~他请客。

口tu44

追赶,逐走: 精尻子娃娃~狼呢,胆大脸厚。~亦作赶~:那忤逆虫硬是把他爸从家里赶~了。

〔kou〕 1.ghad lot: 坛子~。ghad lot anb. 2.houd:咬一~。gheab ad houd. 3.ghob nghuat: 田坎垮一个口。zheud las nghuat ad leb ghobnghuat.
口才〔koucai〕koutzex.
口吃〔kouchi〕giantzeit;giantkout.
口臭〔kouchou〕jeutjadghadlot.
口疮〔kouchuang〕ghobncenblot.
口袋〔koudai〕koutbol.
口号〔kouhao〕kouthaob.
口角〔koujue〕jidnzendjidndat.
口粮〔kouliang〕maxnongx;koutliangl.
口气〔kouqi〕koutkib.
口哨儿〔koushaor〕shatgit.
口水〔koushui〕ubniaox.
口味〔kouwai〕koutweib;weibdaob.
口子〔kou·zi〕ghobnghuat.

ㄎㄡˇkǒu0341话;话语。粤语。广东阳江〖〗。唔~多别话多。口音;腔调。北京官话。北京〖kߵou214〗。这个人说话是天津~‖一嘴衙门~‖全是买卖~‖一套官司~。边;面。闽语。福建厦门〖kߵau53〗。外~外面‖内~里面‖~外外边。厉害;刁横。冀鲁官话。河北南部〖〗。那家伙可~了!中原官话。河南商丘〖kߵou55〗。这个娘们~得很,谁也不怕。江淮官话。江苏淮阴〖〗。~丫头厉害的女孩子。《河南传统曲目汇编・三弦书》第一集:「~小姑,~婆子儿,童养媳妇不得第儿。」又「还有些贤惠媳妇~婆儿,谁见过不孝顺儿子不要妈!」又「为什么小佳人先~后贤惠?怕的是严金儿后来拉荆笆。」相当于「面」。西南官话。贵州大方〖kߵou21〗、毕节〖〗。一~镜子。相当于「块」。西南官话。云南永胜〖kߵou31〗。一~砖。赣语。江西宜春〖kߵεu53〗。一~瓦。相当于「根」、「支」。西南官话。广西宜山。黄永利《歌王传》:「妹会只有线和布,可惜缺少十~针。」又:「一~花针几多钱?莫非要我卖良田?」湘语。湖南衡阳〖〗。一~钉子‖一~针。赣语。湖北蒲圻:一~针。曹胜之《湖北儿歌》:「一~扁担四个钉,要我挑米下南京。」粤语。广东广州〖〗。一~针‖一~钉‖一~烟。相当于「间」、「座」。冀鲁官话。山东利津〖〗。胶辽官话。山东临胊〖〗。中原官话。山东东平〖〗、郯城〖〗。◈ 《聊斋俚曲集・翻魇殃》:「大姐合他到了西边,见一~屋锁着门。」吴语。浙江宁波:一~桥。相当于「瓶」。客话。广东惠州、东莞清溪〖〗。一~酒一瓶酒。相当于「串」、「挂」。吴语。福建浦城南浦〖〗。一~鞭炮。作动词后缀,表示情势上容许。闽语。福建厦门〖〗。看~看得过去‖度~过得去‖𫧃徛~居住不得。

❶〈隐〉清末以来铜锡行指数目四。参“旦、衣、寸、口、丁、龙、青、戈、欠、田”。
❷〈隐〉清末以来成衣业指数目一。参“口、月、太、土、白、田、秋、三、鱼、无”。
❸〈隐〉清末以来金银业指数目一。参“口、介、春、比、正、位、化、利、文、成”。
❹〈隐〉旧时旧货业指数目一。参“口、人、工、比、才、伟、寸、根、本、金”。
❺〈隐〉旧时旧货业指数目一。参“口、人、工、比、才、渭、寸、本、金、首”。

口kǒu

❶嘴
 △ ~腔|~型。
❷指话语
 △ ~才|~音。
❸人口;家庭成员
 △ 户~|三~之家。
❹器物、房屋等同外面相通的部位
 △ 碗~|窗~。
❺出入通过的地方
 △ 村~|渡~。
❻特指港口
 △ 出~|转~|~岸。
❼(人体或物体表面)破裂的地方
 △ 伤~|裂~。
❽刀、剪、剑等的锋刃
 △ 刀~。
❾表示计量
 △ 两~人|一~铁锅。
❿姓。

口阴平kōu


口kǒu


︱❶嘴;说话:~舌︱~齿︱~角(jiao)︱~腔︱~腹︱~型︱~粮︱~味︱~福︱~语︱~头︱~谈︱~述︱~称︱~传︱~授︱~试︱~算︱~译︱~实︱~供︱~紧︱~讷(ne)︱~惠︱~碑︱~服︱~信︱~号︱~令︱~诀︱~罩︱~技︱~音︱~白︱~气︱~风︱~吻︱~吃︱开~︱松~︱吐~︱顺~︱随~︱交~︱改~︱住~︱亲~︱绝~︱矢(shi)~︱噤(jin)~︱缄(jian)~︱夸~︱海~︱失~︱利~︱借~︱糊(hu)~︱可~︱适~︱爽~︱忌~︱苦~︱牙~︱漱~︱髯~︱虎~︱拗(ao)~︱~头禅︱~诛笔伐︱~碑载道︱~~声声︱~蜜腹剑︱~若悬河︱~是心非︱~角(jiao)春风︱~血未干︱脱~而出︱出~成章︱笨~拙舌︱闭~无言︱空~无凭︱苦~婆心︱有~无心︱虎~拔牙︱虎~余生︱鸡~牛后︱张~结舌︱众~难调(tiao)︱众~一词︱众~铄(shuo)金︱交~称誉︱绝~不提︱轻~薄舌︱守~如瓶︱有~皆碑︱矢~否认︱钳~结舌︱矢~抵赖︱心~如一︱信~雌黄︱信~开河︱有~难分︱血~喷人︱哑~无言︱异~同声︱黄~小儿︱目瞪~呆︱心服~服︱心直~快︱贻(yi)人~实︱三缄(jian)其~︱锦心绣~︱赞不绝~︱反咬一~︱脍(kuai)炙(zhi)人~︱~服心不服︱~惠而实不至︱良药苦~利于病。
❷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枪~。
❸出入通过的地方:~岸。
❹量词:两~钟︱一~锅。
○牲~(用来帮人做活的家畜)︱胸~(肋骨下端周围的部分)。

口kǒu

❶ 嘴:口腔│张口结舌。
❷ 口味:口轻│可口。
❸ 指人口:户口│养家糊口。
❹ 容器、衣服等跟外边相通的部位:瓶口│袖口。
❺ 供人出入或通过的地方:路口│村口│门口。
❻ 破裂的地方:口子│伤口。
❼ 刀的刃:开口。
❽ 骡马等的年龄。
❾ 量词:八口人│一口井│一口缸。
❿ 姓。

(2次) 嘴。~不能言《服》 故众~其铄金兮《章·诵》

口kǒu

❶嘴。《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国语·周语下》:“口内味而耳内声。”《七谏·谬谏》:“欲阖口而无言兮。”
❷ 代指言语。人用口说话,故又以口代指言语。《尚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惜诵》:“故众口其铄金兮。”

口kǒu

❶方音(连在地名后面)。如:这个人说话是天津~。
❷带有某个行业特征的言语(有时连在行业名称后面)。如:一嘴衙门~。/全是买卖~。/一套官司~。
❸鸟鸣声。如:这个百灵鸟~不错。/这只鸟儿的~没压好。

口kou

口岸 口白 口碑 口北1 口才 口称 口吃 口齿 口臭口传 口疮 口袋 口风 口服 口福 口赋 口腹 口感 口供 口号 口红 口惠 口技 口碱 口角2(jiao) 口紧 口径 口诀 口角3(jue) 口快 口粮 口令 口蘑 口气 口器 口腔 口琴 口轻 口哨 口舌 口实 口试 口授 口述 口水 口算 口谈 口条 口头口外 口味 口吻 口误 口小 口信 口形 口型 口译 口音(yin)口音(yin) 口语 口谕 口占 口罩 口脂 口中 口重 口拙 口子 隘口 碍口 拗口 白口 版口 帮口 闭口 插口 茬口 岔口敞口 吃口 出口 创口 疮口 窗口 寸口 当口 刀口 道口 渡口 对口 反口 封口 风口 改口 港口 关口 归口 海口 合口河口 黑口 糊口 虎口 户口 活口 还口 回口 豁口 极口 忌口 家口 缄口 交口 接口 借口 进口 决口 绝口 开口 可口空口 苦口 夸口 裂口 领口 路口 罗口 门口 灭口 钳口 枪口 切口 亲口 清口 缺口 入口 人口 山口 伤口 上口 牲口声口 失口 食口 矢口 市口 适口 收口 书口 漱口 爽口 顺口 松口 随口 吐口 胃口 心口 信口 胸口 袖口 牙口 一口鱼口 闸口 张口 辙口 住口 转口 尊口 口袋书 口蹄疫 口头禅 口头语 口香糖 口语词 绕口令 倒胃口 吊胃口 夸海口 突破口 小两口 口碑载道 口不二价 口不应心 口不择言 口齿伶俐口齿拙笨 口传心授 口耳相传 口耳之学 口服心服 口干舌燥 口角春风 口角流涎 口角生风 口口声声 口蜜腹剑 口若悬河 口是心非 口说无凭 口诵心惟 口头协议 口头文学 口吐珠玑 口血未干 口诛笔伐 出口成章 苦口婆心 矢口否认 守口如瓶 脱口而出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血口喷人 异口同声 有口皆碑 有口无心 张口结舌 众口难调 众口一词 病从口入 心直口快 予人口实 反咬一口 脍炙人口 拉家带口 良药苦口 三岔路口 三缄其口 杀人灭口 十字路口 赞不绝口 口惠而实不至

口kou

❶(人或动物的)嘴:病人的~已经张不开了|那头马的~里全是白沫|他把药片含在~里,没往下吞。
❷(~儿)容器未封处:花瓶的~儿太小|写好的信还没封上~儿。
❸(~儿)破裂处:手、脚都冻裂了~儿|裤子撕了个~儿。
❹(刀、剑的)刃:这种刀的~儿呈三棱形|新菜刀就卷了~。
❺〈量〉表示人或事物的量及少数动作的量:咱们家就3~人|10来~猪|21~油井|喝了一~|咬了几~。[口是心非]指嘴上说的同心里想的不一致。

口kǒu

按性质或职能划分的管理系统。例如:“如果说要‘对口’,就是要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的‘口’。对上了这个‘口’,就是紧跟了形势,抓住了中心。”(《红旗》1969.12.22页)“去年12月,市里统一部署,在全市各口搞年终一次性奖励。”(《北京日报》1979.4.28)

(同)嘴 喙

口kǒu

❶(~儿)嘴巴:宝玉忙把舌头一伸,将~掩住。(三十·698)眼睛里天天见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儿里天天讲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认得的。(四一·939)
❷指门跟前: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站在二门~找二爷呢。(三九·901)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方交与来旺媳妇自已抱进去了。(十四·285)
❸器皿与外面相通处: 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五二·1225)
❹衣服等破裂处:晴雯先将里子拆开…再将破~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五二·1225)
❺量词。a)用于与嘴的动作有关的东西:宝玉只喝了两~汤,便昏昏沉沉的睡去。(三四·771) b)用于家庭成员: (狗儿)一家四~,仍从务农为业。(六·129) c)用于某些动物:果然贾珍煮了一~猪,烧了一腔羊。(七五·1852)d)用于容器之类: 新磁罐二~。(四二·977)两~棺椁都做齐了,请老爷出去看。(二五·577)


口kǒu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口 > 口
口  kǒu

亦稱“機關”、“軍營”、“口啜”。飲食與言語器官。其稱始見於甲骨文。《詩·豳風·鴟鴞》:“予所蓄租,予口卒瘏。”《鬼谷子·權篇》:“故口者,機關也。所以閉情意也。”漢·焦贛《易林·小畜之蒙》:“機關不便,不能出言。”《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七引《養生經》:“軍營之中有甘泉。”注:“軍營,口也;甘泉,唾也。”金·董解元《西厢記諸宫調》卷七:“你尋思大小大腌䐶!口啜似猫坑,咽喉似潑懺。”

口kǒu

❶明清典当业谓数目一。《通俗编·识余·典当》:“一: 口。”
❷清代旧货生意行谓数目一。《清门考源·各项切口·市侩类》: 参“口、人、工、比、才、寸、根、本、金”条。
❸旧时金银业谓数目一。参“口、介、春、比、正、位、化、利、文、成”条。
❹衣庄业谓数目一。参“口、月、太、土、白、田、秋、三、鱼、无”条。
❺旧时收旧货业谓数目一。参“口、人、工、比、才、渭、寸、本、金、首”条。

口【同义】总目录


口军营

口kǒu

〖名词〗
一、嘴(29)。《召公谏厉王止谤》: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口不可得言也。——嘴不能说出来。《辨奸论》:口诵孔、老之言。——嘴里诵读孔子、老子的词句。
二、言语,言论((2)。《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兄弟不能离间,难道会被众人的言语迷惑吗!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不夺乎众多之口。——不因众多人的意见而改变主张。
三、人口(1)。《文帝议佐百姓诏》:以口量地。——按人口计算土地。
四、出入通过的地方(7)。《司马错论伐蜀》:塞轘辕、缑氏之口。——堵住轘辕、缑氏的关口。《北山移文》:载来辕于谷口。——在谷口截住远来的车子。《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从西山的路口一直向北。

口kǒu

❶ 人及动物的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承之。”
❷ 容器的口部。《论衡·道虚》:“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欧阳修《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
❸ 口才。《孟子·尽心下》:“恶利~,恐其乱信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为人辩有~。”
❹ 人口。《齐桓晋文之事》:“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之家可以无饥矣。”《促织》:“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
❺ 出入通行的地方。陶潜《桃花源记》:“山有小~,仿佛若有光。”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夕阳斜。”
❻ 中医学上指寸脉,寸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气急。”
❼ 量词。《广东军务记》:“发炮数~。”

*kou

BFDA
❶人或动物的嘴:病从~入/~水。
❷接通内外、进出通过的地方:瓶~/关~/入~。
❸长城关口的特称:~外。
❹破裂的地方:手被划了道~儿/大堤决~了。
❺锋刃:这把刀~卷了。
❻驴马等的年龄:四岁~。
❼量词:三~人/一~井。
❽姓。


口wei

E0ED
与“圍(围)”同。

通道

通道

隙 甬道 空道 过道 过路 孔道
出入的通道:口(出入口) 闱 门户 走道
山谷的出入口:谷口
宫掖的通道:壸术
地下通道:穴 潜逵 地道
地下开凿的通道:隧(隧道;隧洞) 凿 队 羡除 坑道 坑井 平巷
为采矿而在地下修建的井筒和巷道:矿井 矿穴
长长的地道:长隧
用缆索做的通道:索道
为使船行驶方便,在一定水域内用航标等导航设备标明的安全通道:航道
狭窄的通道:
(可以通行的走道:通道)

另见:路线 道路 难行 通畅 关口

☚ 通道、路线   路线 ☛

说话

说话

言(言语;言说;言话;言传;言调;言称;言讲;语言;说言;由言;出言;道言) 唠 嘴 吭 云(人~亦~) 曰(孔子~) 口(出口) 舌 砍 吧(吧嗒) 鸣论 语(语话;语论;说语) 道(说道;言道) 说(说白;说嘴)话(调话;把话;摆话;叙话;讲话) 谈 念叨 念道 念到 鼓颊
说话(含贬意):呱嗒(~不停)
睡梦中说话:呓(梦呓;啽呓;魇呓) 说梦 寐语 病魇 说梦话
 因发烧而说梦话:热呓
 谵言呓语:谵呓
发言,出言:摇舌 动舌
掉舌弄唇,讲话:讲唇
说话的时候:言下
开口说话:声(声响;啃声;吱声;言声;出声;做声;作声;张声) 吭(吭气;吭声) 吱 嗲 哼气启口 启齿 启言 开谈 开科 开言(开言吐语) 开口 开腔 动口 错口 张口 出口 出言(出言吐语;出言吐句;出言吞气) 言喘 吐口 吐辞 吐词(吐词出语) 哼气 张嘴 发口 发言 发话 发语 摇舌 动舌 起齿 起语 啃气 吐语操辞

另见:讲说 谈话

☚ 说话   说的方式 ☛

物的各处

物的各处

交界处:际(分~)
两个平面相接处:棱(石~;冰~;窗~)楞(~子)
物体的边角或尖角:棱角 楞角
方形物的四个角:四角
物体边缘相接处:角(转~)
拐弯处:拐角 弯子 裹角
两物体的连接处:接头儿
木器中两部分接合处:榫头卯眼
缝合的地方:缝(天衣无~)
两纸接连或订合处:中缝 骑缝
物体分叉处:
关键,中心的部位:眼(腰~;膝~)
物体破裂处:口(破口)
器物的裂口或开裂处:豁口
狭长的裂口:缝隙 裂缝
物体空缺处:缺口
倒塌崩坏之处:隤缺
物体表面凹陷处:窝(沙~;山~)
某些物体中央如脐的凹陷处:脐(瓜~;橙~)

☚ 器物各部   孔眼 ☛

容器

容器

各种容器的通称:
古代的一种容器:豆 罍
古祭祀、宴享时用以盛黍稷稻粱的容器:
大的容器:海(~碗;墨~)
容器狭小:器小
塞在容器口使隔断的东西:塞(~子;瓶~;栓~)
容器通外面的部分:口(瓶~;枪~)
(盛物品的器具:容器)

☚ 古代盛器   盛液器 ☛

个体物量

个体物量

用于家、店、房、门、窗、墙、阶、梯等的量:家(三~人;几~商店) 房(两~媳妇) 爿(一~店) 进(一~房) 座(一~楼) 幢 栋 所间 格 扇(一~花窗) 樘 槽(两~隔扇) 道(一~门) 堵(一~墙) 磴 级 层
用于家具、灯盏、什物、药物等的量:张(一~桌子) 堂(一~家具) 把(一~椅) 只(一~桶;一~箱子) 袋(一~烟) 炷(一~香) 顶(一~帽;一~帐) 盏(一~明灯) 支(一~烛;四十~光)
用于食物、药物的量:帖(一~而愈) 贴(一~膏药) 丸(每服一~) 味(缺一~药) 剂(一~即效) 服(煮三~) 料 餐(一日三~)
用于布、衣、被、线的量:匹(一~布) 幅(三~青布) 件(几~衣服)袭 领(一~大衣) 身(一~新衣) 绞(一~纱) 桄(一~线) 轴(两~丝线) 床(一~棉被)
用于容器的量:杯(一~酒) 盅 碗 碟(一~菜) 盆 桶(一~油) 壶(一~醋) 锅(一~汤) 罐(一~蜂蜜) 缸(一~水) 坛(一~子酒) 池(一~水) 听(一~饼干)筐(一~鱼) 篓(一~废纸) 篮箩 蔸(一~菜) 箱(一~书) 盆 匣(一~首饰) 笼(一~包子;一~猪肝) 瓢(一~水) 勺(一~米)
用于器具、器物、机器、车船等的量:把(一~刀) 具(一~棺材;座钟一~) 架(一~机器) 杆(一~旗)盘(一~磨;一~机器) 台(一~车床) 只(一~船) 部(一~车)辆(一~车) 艘(一~船)
用以计算车、马、轿、梯的量:
用于武器、弹药等的量:杆(一~枪) 枝(一~枪) 挺(一~机枪) 门(一~炮) 尊(一~炮) 张(一~弓)发(一~子弹) 颗 粒
用于纸、书、画、诗、歌、文件、影片、印刷物等的量:纸(一~空文) 张(一~纸) 本(一~书) 篇 章段 页 面 阙 首(赋诗一~) 曲(高歌一~) 支 部 函 册 份(发文一~) 套(一~书) 幅帙 帧(一~画) 轴(一~古画)票(投一~) 道(一~命令) 角(一~文书) 通(手书两~) 笔(一~好字)
用于手、指的或与它计的量:指(断其一~;长约一~) 掌(打一巴~) 把(拉它一~) 拃(两~一尺) 掐(一小~草) 捧(一~枣) 围(一~粗) 抱(一~大) 搂(一~粗)
用于气体、液体的量:股(一~香气) 朵(一~白云) 泡(一~尿) 滴(一~水) 汪(两~泪) 摊(一~水)泓(一~秋水) 点(雨~)
用于其他物品的量:封(一~信) 只(两~手) 口(一~井;反咬一~) 张(一~嘴) 眼(一~井) 条(一~心) 台(一~戏) 尊(一~佛)座(一~佛) 具(一~尸体) 道(三~防线) 卷(一~纸) 个(几~) 干(若~) 层(激浪千~)垓

☚ 事情、行动量   某种形状物的量 ☛

口/口的各部分/说话的嘴/嘴唇

☚ 酒窝   口 ☛

港口

港口

港(港埠;港浦) 口岸 顶水点
海湾内的港口:海口 海门
沿海海口:津梁
沿海停泊船只的港口:海港
沿江沿海的通商港口:口(进~货)
驿站的口岸:驿口 驿岸
船只停靠处:埠(埠头;船埠) 澳 口岸舟渚 步头 船步
河流中船的停泊处:河埠 河步
水驿的停船处:驿步
陡峭的埠头:悬步
市镇停泊处,码头:市暨
小港:
宽阔的港汊:阔港
在沿岸及港湾内供停船或装卸的建筑:港(港埠) 马头 码头 舟次 津步
水驿码头:驿口 驿岸
(沿岸具有一定设备,供船停靠、装卸的地方:港口)

☚ 渡口   湖、池 ☛

口(口吻;长~;方~;仰月~;吹火~;覆船~) 嘴(嘴巴;嘴筒)唇吻 华池 齿颊
道家称口:玉池
鸟兽的嘴,借指人的嘴:喙(不容置~)
人的口和鼻:玄房
众人之口:众口 交口
美女的口:朱樱 香喉玉口
美称女子的嘴:香口
小的口:小口
女子小而红润的嘴:樱桃
大的口:大口 巨口 甚口 略绰口
大而深的口:海口(~河目)
野兽张开的大嘴:血口 血吻 血盆大口
饥饿的口:饿喙
尖利的嘴:利喙 利嘴
怒张的口:怒吻
口角歪斜的嘴:歪嘴
女子的嘴娇小而红如樱桃:檀口樱唇
口向前尖出:口尖 嘴尖(~毛长)
形容人之嘴尖:乌喙(长头~)
嘴歪:

另见:口动 说话 口渴 吃 喝

☚ 口   口的各部分 ☛

各种年龄

各种年龄

现在的年龄:现年
当时的年龄:行年
实际年龄:实龄
生下来就按一岁计算的年龄:虚岁
牲口的年龄:口(口齿;牙口)
牛马的年龄:齿
树的年龄:树龄
智力年龄:智龄
英姿焕发的年龄:英年
很老的年纪:笃老之年
长寿的岁数:寿年
极长寿的年龄:椿桂之年
逢双的年龄:偶年
遭厄运的年岁:厄年
死时的年龄:享年(~九十) 得年 得寿

☚ 年龄   各种人的年龄 ☛

关口

关口

关坎 戍口
关头,关口:门口
界限,关口:门槛 门坎
必经之地:门户
长城的关口:口(喜峰~;古北~)
边境的关口:边关 远关 边口 边徼关塞 鹤关 关徼
边关之地:关头
水陆关口:闸关
水陆冲要之处的关口:津关
重要的关口:要口
险要的关口:要隘 险隘
边地的要隘:边险
边境上的要隘:边隘
关津要隘:津隘
水陆山川险要的关口:津关险塞
不易通过的关口:关卡 关禁
难以通过的关口:难关 关山
不易逾越的关口:铁门(来往必须经过的处所:关口)

另见:要地 通过 险地 守卫

☚ 关口   关隘 ☛

人或生物量

人或生物量

个体量:个 人(~头;~量) 位 员(一~大将) 条(四~汉子) 号(几~人) 口 名
集体量:队 班 排 帮 伙 行 群 批 起 拨 股 支(一~队伍) 干(一~人犯) 种(几~人) 堆(一~人)
人马队伍量:彪(一~人马)
极少的人量:撮(一小~)
表示动物量:头(一~牛) 匹 只 条(一~虫) 个(杀一~) 峰(一~骆驼) 口(三~猪) 腔 尾(一~鱼)
动物集合量:群(一~羊) 批 胎(一~小猫) 栏(一~牛) 圈(一~羊) 窝(一~小猪)
表示植物量:棵(一~草) 株 丛(一~花) 蓬(一~草) 蔸 搂(几~粗) 头(一~蒜) 墩(一~荆条)茎(一~小草)
用于花类物量:朵(一~花) 束(一~花)
用于花、叶、果分开的量:瓣(花~)

☚ 量词   物量 ☛

口kǒu

苦后切,上厚。
❶人或动物饮食或发声的器官。《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而利于病。”
❷人,人口。《孟子·梁惠王》:“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无饥矣。”
❸指言语。《国语·周语》:“防民之~,甚于防川。”
❹口味。《老子》:“五味令人~爽。”
❺通道,关口。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入。”
❻人或其他有口或能开口的东西的单位。《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

〖口〗 粵 hau2〔很醜切〕普 kǒu

❶ 口部,嘴巴。許慎《說文解字》:「〜,人所以言、食也。」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徒以〜舌為勞。」
❷ 人口。孟軻《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之家可以無飢矣。」
❸ 關口,關隘。《史記.淮陰侯列傳》:「趙王、成安君陳餘聞漢且襲之也,聚兵井陘〜,號稱二十萬。」(井陘〜:太行山險要關隘之一。)

口mouth

口腔及其入口。为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司采食、吸吮、咀嚼、味觉、泌涎和参与吞咽功能。前和两侧壁为口唇和颊,经口裂与外界相通,背壁为硬腭和软腭,底部有舌,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口的发生是由头部腹面的外胚层内陷成一囊状的口凹,以口咽膜与咽隔开,口咽膜破裂后,即与咽相通。口的附属器官有舌、齿和唾液腺。
口唇 简称唇。见于除鸭嘴兽以外的所有哺乳动物,其发展与吮乳有关。唇为围绕口周围的两片肌粘膜褶: 上唇和下唇。上唇具正中沟(人中),兔于此处裂开。下唇与颏相连。唇和颏部生有稀疏触毛。唇外面被以皮肤。内面衬有粘膜,中间有口轮匝肌和唇腺;粘膜上皮在反刍类可角化。
颊 结构与唇相似,其发展与咀嚼有关。反刍类的颊粘膜形成角质化的锥状乳头,一些啮齿类和旧大陆猴类颊部生有颊囊,作为暂时储存食物处。
硬腭 为口腔顶壁骨性支架被覆粘膜而成。一般鱼类和两栖类的腭粘膜较平,后者于腭的前方具有一对鼻后孔。爬行类的腭较拱,出现一对纵腭褶,褶间有沟; 少数爬行类有一对犁鼻器,与鼻后孔分别开口于此沟内。鸟类的腭可形成一些嵴和乳头,正中矢面有腭裂,鼻后孔位于该裂后方。哺乳动物腭的正中面有腭缝,两侧形成横的腭嵴。反刍类硬腭前部的角化层特别厚,形成齿枕。齿枕或其他动物的上切齿后方正中有一隆起的切齿乳头,两侧有切齿孔,经鼻腭管通鼻腔。硬腭的粘膜下层中含有发达的静脉丛。腭腺仅分布于硬腭后部。
软腭 哺乳动物所特有。与硬腭连续的肌性褶,分隔口与咽,形成吞咽时关闭鼻后孔的活瓣。从软腭两侧有与舌根和咽背壁相连的粘膜褶,分别为腭舌弓和腭咽弓; 腭扁桃体位于两弓之间。软腭口面粘膜衬以复层扁平上皮,咽面衬以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两面的粘膜之间有粘液腺和腭肌。
舌 鱼类的舌为粘膜性褶,借舌弓支持。两栖类的舌出现肌肉和腺体,陆生动物并出现味器。哺乳动物的舌分舌根、舌体和舌尖三部。舌根附于舌骨上,舌尖游离,腹面以舌系带与口腔底相连。舌表面被以粘膜,舌背面粘膜厚,衬以复层扁平上皮,并不同程度地角化; 粘膜上形成大量舌乳头,一般分为丝状、菌状、轮廓和叶状乳头四种。丝状乳头呈细长锥形,均匀分布于舌背和舌缘; 菌状乳头呈蘑菇状,散布于丝状乳头间; 轮廓乳头大而圆,周围有沟,位于舌背后部,一般有两枚,反刍类每侧多至十余枚; 叶状乳头呈椭圆形,上有数条横沟,位于舌根两侧,反刍类缺如。此外,还有锥状 (牛、猪、狗) 和豆状乳头 (反刍类)。菌状、轮廓和叶状乳头上分布有味器——味蕾。舌根粘膜内有舌扁桃体。舌腺位于粘膜深层,多为粘液腺,排泄管开口于粘膜表面; 舌肌为横纹肌,分两组: 舌内肌为舌本身的肌肉,由纵、横、垂直向的肌束交织而成;舌肌起于下颌骨和舌骨等处,止于舌体。舌腹侧面粘膜平滑,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和舌动静脉分支,能起局部散热的作用。
味蕾为味感受器。除主要分布于上述三种舌乳头的上皮内外,也分布于软腭、会厌与咽部。味蕾呈卵圆形小体,由一群梭形的味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顶部有味孔开口于上皮表面。味细胞位于中央,顶面有微绒毛(味毛)突入味孔内,以接受酸、甜、苦、咸的刺激,基部有神经末梢与之联系。支持细胞多位于外周。味细胞在味蕾内常连续发生退化,由外周的生发细胞替补。味蕾腺为浆液腺,排泄管开口于轮廓和叶状乳头的沟底。
齿 脊椎动物有外胚层齿和真齿两种。前者由表皮角化而成,见于圆口类、蛙和蟾蜍的幼体及鸭嘴兽;后者由外、中胚层共同发生。
低等脊椎动物的齿一般呈圆锥形,没有分化,其形态完全相似,故称同型齿; 齿鲸也属此型。哺乳动物的齿因食型和机能的不同,分化为大小、形态不同的齿,称异型齿,可分为切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后二者又合称颊齿。齿分为露于齿龈外的齿冠,埋于齿槽内的齿根,和两者交界处的齿颈三部。齿颈略缩细,由齿龈包围。有些动物齿冠与齿根之间无缩细部,齿冠伸入齿槽内,齿根为更深埋的部分,且为开放根,在动物的一生中能不断生长,以维持磨损的齿冠,这种齿称长冠齿; 见于啮齿类和兔的切齿、猪的犬齿、象的上切齿(象牙)、马的所有齿和反刍类的臼齿。另一种为短冠齿,齿颈明显,为封闭式根,生出后停止生长; 见于食肉类和人的全部齿,反刍类的切齿和猪除犬齿以外的齿。动物的臼齿在咬合面上具有不同形状,形成不同齿型,如月齿型(反刍类、马),脊齿型(象)及丘齿型(杂食类、狗)。切齿和犬齿有一个齿根,臼齿有2~4个,一般上臼齿多于下臼齿。齿由齿质,釉质和粘合质三种组织构成。但在脊椎动物中如鲨鱼、𫛏鱼和鳐鱼的齿仅有齿质; 硬骨鱼、两栖类和爬行类只有釉质和齿质。齿质为齿的主要部分,富于敏感性,可能与其组织内的酶系统有关。齿质的外面在齿冠部覆以白而光泽、质硬的釉质,约含有96%无机质,大部分为磷酸钙,4%有机质和水。粘合质被于齿根表面,与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牙周膜一起嵌于齿槽内。马和反刍类的长冠齿,粘合质和釉质可从咬合面凹入于齿质内形成漏斗,釉质折迭形成釉质壁。齿内部为齿腔,与齿根孔相通,腔内含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的齿髓,具有生成齿质和营养齿组织的功能。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齿磨损较快,脱落后可由继续形成的新齿替换多次,称多出齿。哺乳动物有乳齿和恒齿两个世代,乳齿脱落后被恒齿替代,称两出齿。维持初生的齿而终生不再脱换的称一出齿,见于齿鲸、鼩鼱和鼠的齿,第一前臼齿和臼齿也是一出齿。
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齿数不全相同,通常用齿式表示。


注 I: 切齿; C: 犬齿; P: 前臼齿; M: 臼齿。因齿为左右对称生长,故齿式仅列其一半。最后数字为全部齿的数目。
口腔腺 除水生种类外,所有哺乳动物都具有口腔腺,如唇腺、颊腺、舌腺和腭腺等小腺体。此外尚有较大的成对腺体,位于口腔周围,有导管通连于口腔; 通常称大唾液腺,如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腮腺位于耳廓基部下方,呈四边形或三角形,导管开口于颊粘膜; 下颌腺位于下颌的后部,形状、大小在不同动物差别很大,导管开口于舌下阜或其相当部位。舌下腺位于舌下方的口腔底,根据其导管数可分为单口和多口舌下腺两种,前者的导管有一条与下颌腺一起开口,马、兔缺如,后者有多条导管,开口于舌下褶。除以上三对大唾液腺外,还有某些动物所特有的腺体,如狗的颧腺和兔的眶下腺。唾液腺是由口腔外胚层发生的一系列分泌单位所组成,并向中胚层生长成为复管泡状腺。腮腺为浆液腺,但在猫、狗偶有孤立的粘液细胞存在; 分泌水样性唾液,含有各种盐类和淀粉酶。下颌腺主要是混合腺,同一腺泡由粘液细胞和浆液细胞共同构成; 除此混合腺泡外,还夹有粘液性和浆液性腺泡 (马),或夹有少量粘液性腺泡(狗)。兔纯为浆液性。舌下腺也是混合腺,多以粘液腺泡为主。
咽 哺乳类的咽为一漏斗状的肌膜性囊,介于口腔与食管之间,为消化与呼吸的共同通道。前通口腔和鼻腔,后通食管和喉,侧壁各有咽鼓管咽口与中耳相通。咽内面衬以粘膜,周围由咽肌环绕,并以含弹性纤维的外膜与邻近结构相联系。咽粘膜上皮因部位而异,口咽部为复层扁平上皮,鼻咽部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粘膜固有层含弹性纤维,与淋巴组织、咽腺相混,口咽部为粘液腺,鼻咽部为浆液腺占优势的混合腺。淋巴组织在咽背壁常集中形成咽扁桃体,在爬行类和鸟类已存在。

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等。下连气管、食管。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为脾之外窍,脾胃功能调和,则口食知味,唾液分泌正常。《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口唇、舌与喉咙、会厌等协调动作而发出声音。口也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之一,亦有助肺行呼吸的作用。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故临床上常观察口唇之变化,以诊察脾之病变。

口kǒu

❶人和动物的进食器官,有的还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通称为嘴。
❷容器的通外处。如壶口,瓶口。
❸破裂处。如:伤口,决口。
❹出入处。如关口,港口,出口。
❺锋刃。如:刀口。
❻特指长城的几个重要关口。如:古北口, 口外。
❼指驴马等牲畜的年龄。如:这匹马是六重口。
❽指用语言。如:口诛笔伐, 口令, 口才。
❾计算单位。如:一口井,三口人。

沿海地方以特殊地形取村名的习俗。口,为天然港口,周近村庄常以口为村名,如长岛县砣矶岛井口、大口、后口、吕山口等。

☚ 上梁   口子 ☛

口kǒu

指整个口腔, 包括口唇、舌、齿、腭等。下连气管、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 为脾之外窍。脾胃功能调和, 则口食知味, 唾液分泌正常。《灵枢·脉度》: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口唇、舌与喉咙、会厌等协调动作而发出声音。口也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之一, 亦有助肺行呼吸的作用。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素问·五脏生成》: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故临床上常观察口唇之变化以诊察脾之病变。

口kǒu

Ⅰ ❶ (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 嘴) mouth: 病从 ~ 入。 Illness finds its way in by the mouth. 祸从 ~ 出。Out of the mouth comes evil. 良药苦 ~。 Good medicine is bitter in the mouth.
❷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mouth; rim: 瓶 ~ 儿 the mouth of a bottle; 碗 ~ 儿 the rim of a bowl; 信箱的 ~ 儿 the slit of a letter box; 罐子的 ~ 缺了。 The mouth of the jar was chipped.
❸ (出入通过的地方) opening; entrance; mouth: 出 ~ exit; 洞 ~ the mouth of a cave; 河 ~ the mouth of a river; estuary; 胡同 ~ 儿 the entrance of an alley; 枪 ~ the muzzle of a gun; 入 ~ entrance; inlet
❹ (有关联的部门联成的系统) department; section: 财贸 ~ departments of trade and finance and affiliated organizations; 文教 ~ departments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s a whole
❺ (长城的关口, 多用做地名, 也泛指这些关口) a gateway of the Great Wall (often used in place names): 张家 ~ Zhangjiakou
❻ (口子) cut; hole: 伤 ~ wound; cut; 衣服撕了个 ~ 儿 tear a hole in one's jacket; 茶碗缺了个 ~ 儿。The rim of the teacup is chipped.
❼ (刀、 剑、 剪刀等的刃) the edge of a knife: 刀卷 ~ 了。 The edge of the knife is turned.
❽ (牲口的年龄) the age of a draft animal: 这匹马 ~ 还轻。 This horse is still young.
❾ (姓氏) a surname: ~ 禄 Kou Lu Ⅱ  ❶ (用于人): 他家五 ~ 人。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his family.
❷ (用于牲畜, 主要是猪): 三 ~ 猪 three pigs
❸ (用于有口或有刃的某些器物): 一 ~ 刀 a knife; 一 ~ 井 a well; 一 ~ 水缸 a water vat
❹ (用于语言): 她说一 ~ 流利的英语。 She speaks fluent English.
❺ (用于口腔动作次数): 一 ~ 吞下 make a mouthful of (sth.); 他咬了一 ~ 苹果。He took a bite at the apple.
◆口岸 port; seaport; river port; entry port; exit port; 口白 uttered words; spoken parts in opera; 口碑 public praise; 口碑载道 enjoy great popularity among the people; a tablet hanging among the people on the road — worthy of praise;be praised everywhere; be warmly praised by one and all; One's name is on all men's lips.; One's praises ring far and wide.; win popular praise; 口笨舌拙 awkward in speech; 口才 eloquence; 口吃 stutter; stammer; spasmophemia; balbucinate; mogilalia; battarism; battarismus; ischnophonia; psellism; 口齿 enunciation; ability to speak; 口齿伶俐 have a ready tongue; a good talker; be clever and fluent; be quick of wit and eloquent; fluent of speech; One's tongue is very swift answer.; 口臭 kakostomia; ozostomia; bromopnea; fetid breath; saburra; halitosis; bad breath; foul breath; 口出狂言 talk wildly; 口传 pass on by word of mouth; spread from mouth to mouth; instruct orally; give oral instruction; hand down by oral instruction; 口传心授 oral teaching that inspires true understanding within; 口疮 canker; aphtha; aptha; 口唇 lips; [拉] labia; 口袋 pocket; 口袋 bag; sack; 口对口复苏 {医} mouth-to-mouth resuscitation; 口对口呼吸 mouth to mouth breathing; 口耳之学 fragmentary hearsay knowledge; 口风 one's intention or view as revealed in what one says; 口服 profess to be convinced; take orally; 口服心不服 pretend to be convinced; agree in words but not in mind; 口福 the luck to get sth. nice to eat; gourmet's luck; luck in having food; 口福不浅 Luck of the mouth is not shallow.; lucky in having good things to eat; luck of having good food; 口干 dry; thirst; 口供 a testimony; a confession; a deposition; a statement made by the accused under examination; a verbal report in court or police station (by a suspect, witness, etc.); 口号 slogan; watchword; shibboleth; 口红 rouge; lipstick; lip rouge; 口惠 lip service; empty promise; 口惠无实 support shown by words only and not by actions; make a promise and not keep it; pay lip service; promises given in words but not fulfilled; 口技 {杂技} oral stunts (i. e. the ability to imitate various sounds with the mouth); ventriloquism; vocal imitation [mimicry]; 口角 (嘴边) corner of the mouth; 口径 bore; caliber;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statement; 口角 quarrel; bicker; spat; wrangle; 口诀 (arithmatic) tables which should be committed to memory for ready use, as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 etc.; a pithy formula (often in rhyme); 口渴 thirsty; 口口声声 say repeatedly [time and again]; go on prating about; never be tried of professing keep on proclaiming [saying]; keep saying all the time, pay lip service to; talk glibly about; talk [describe] repeatedly; 口快心直 blunt, outspoken, but honest; free from affectation and hesitation; open-hearted [straightforward; frank] and outspoken;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 What the heart thinks, the tongue speaks.; 口里仁义道德, 心中男盗女娼 Fine words dress ill deeds.; The friar preaches against stealing and has a goose [pudding] in his sleeve.; 口粮 grain ration; provisions; 口伶齿俐 have a nimble tongue; fluent of speech; gifted with a quick tongue; 口令 word of command; word; command; shibboleth; password; watchword; countersign; shibboleth; 口蜜腹剑 play a double game; a cruel heart under the cover of sugar-coated words; A honey tongue, a heart of gall.; A man may smile and smile and be a villain.; a mouth that praises and a hand that kills; give sb. sweet talk when there's hatred in the heart; have honey on one's lips and murder in one's heart; honey in mouth, dagger in heart; 口蘑 a kind of dried mushroom (from Zhangjiakou 张家口); 口沫 mouth foam; 口器 mouthparts (of an insect); instrumenta cibaria; partes oris; trophi; 口气 tone; note; what is actually meant; implication; manner of speaking; 口腔 {生理} oral cavity; buccal cavity; mouth cavity; mouth; 口腔科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口腔学 stomatology; 口琴 mouth organ; harmonica; 口轻 not salty; be fond of food that is not salty; young; 口若悬河 One's mouth is like a tumbling river — talk rapidly.; A great talker made a torrent of words.; be eloquent; have a great flow of speech; let loose a flood of eloquence; One's eloquence may be compared to a fastflowing stream.; One's talk flows like a cataract, in a never-ending stream.; One's words pour forth like a rushing river.; speak incessantly like a stream; talk as continuously as flowing water; talk glibly; talk (on and on) in a flow of eloquence; utter a torrent of words; 口哨儿 whistling sound through rounded lips; 口舌 quarrel; dispute; exchange of words; talking round; words; talking; 口实 a cause for gossip; handle; 口是心非 say yes and mean no; affirm with one's lips but deny in one's heart; be double-faced; consent outwardly but disagree inwardly; have two faces; outwardly agree but inwardly disagree; play a double game; carry fire in one hand and water in the other; say sth. with one's tongue in one's cheek; cry with eye and laugh with another; say one thing and mean another; the mouth specious and the mind perverse; Though one speaks well, one's heart is false.; 口试 oral examination; oral test; oral quiz; 口授 oral instruction; pass on (sth.) through oral instruction; dictate; 口述 dictate; oral account; nuncupate; 口水 slaver; saliva; slobber; 口说无凭 Words alone are no proof.; An oral [verbal] promise is rather dubious [not enough].; Oral expressions [words] cannot be taken as evidence.; Verbal statements are not guarantee.; Word of mouth cannot be trusted.; Words don't carry conviction.; 口算 chant out the result while doing the sums in one's head; 口蹄疫 {兽} foot-and-mouth disease; aphtha; aptha; aftosa; 口条 pig's or ox's tongue (as food); 口头 oral; verbal; in words; in speech; on one's lips; verbal; 口头禅 pet phrase; lip-service; shibboleth; commonplace sayings; conventional expressions; common saying; cliché; cant; 口头协议 verbal agreement; 口头之交 a friendship which is outward and of the mouth; 口吐狂言 talk wildly; cheek up; talk nonsense; 口味 the flavour or taste of food; a person's taste; 口吻 muzzle; snout; tone; note; 口误 a slip of the tongue; error in speaking; 口香糖 chewing gum; bubble gum; 口心如一 What one says is indeed what one thinks.; One means what one says.; 口信 oral message; message; word; 口型 the shape of a mouth when a person is speaking or pronouncing a certain sound; 口形 {语} degree of lip-rounding; 口血未干 The blood of the mouth is not yet dried — breaking an oath almost before it is made.; A promise has been scarcely made.; 口炎 {医} stomatitis; thrush; 口眼歪(蜗)斜 {中医} facial paralysis; 口译 oral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 interpreter; 口音 {语} oral speech sounds; 口音 voice; accent; 口语 colloquial language; collo ̄ quialism; spoken language; [书] slandering words [remarks]; slander; 口语能力测试 test of spoken English; 口燥唇干 Lips are dry and mouth is parched.; talk one's tongue dry; 口占一绝 repeat a verse just composed; dictate a stanza of four lines; 口罩 breathing mask; mask; gauze mask (worn over nose and mouth); 口重 salty; be fond of salty food; 口诛笔伐 condemn [lash out at] both in speech and in writing; condemn both by word of mouth and in writing;condemn by speech and in writing; denounce both by spoken word and writing; denounce by tongue and pen; 口子 opening; hole; cut; tear

mouth


mouth

口kǒu

mouth

口kǒu

不择言|齿伶俐|出狂言|传心授|耳并重|耳相传|伐舌击|服心服|干舌燥|含天宪|声声|快心直|蜜腹剑|如悬河|若悬河|尚乳臭|是心非|授心传|说无凭|似悬河|无遮拦|燥唇干|燥喉干|直心快|诛笔伐

❷ 百莫辩|笨拙腮|闭不言|辩利舌|馋流涎|冲而发|出成章|杜裹足|杜结舌|杜绝言|杜无言|钝拙腮|顿无言|恶伤人|风浪尖|佛蛇心|红白舌|红白牙|虎拔牙|虎逃生|黄小儿|鸡牛后|缄不言|缄结舌|缄如瓶|交称赞|金玉言|噤卷舌|绝不谈|空无凭|苦利病|苦良药|苦婆心|利伶牙|满答应|满应承|弭无言|蜜剑腹|弄弄舌|破大骂|拑不言|拑禁语|钳不言|钳结舌|箝结舌|青白舌|轻薄舌|矢否认|守如瓶|顺开河|脱成章|脱而出|万同辞|万一辞|心不一|信雌黄|血喷人|哑无言|延残喘|掩葫芦|一咬定|异同声|有皆碑|有难辩|有难言|有无心|张|张结舌|众纷纭|众交赞|众难调|众铄金|众一词|朱皓齿|拙笨腮

❸ 大饱福|祸从出|目瞠哆|目瞪呆|目瞪歪|目怔呆|授人实|俗谚碑|心传授|心直快|心拙笨|性急快|牙清白|贻人实|予人

❹ 反咬一|饭来开|胡卢掩|结舌钳|金人缄|锦心绣|脍炙人|拉家带|琅琅上|良药苦|流脍人|骂不绝|三缄其|十字路|守瓶缄|拖家带|血盆大|羊落虎|羊入虎|养家糊|余香满|誉不绝|赞不绝|自投虎

口,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象張口之形,本義是人之口,引申爲泛稱。卜辭或用本義。銘文或用作人名。提示: 在古文字體系中,“口”作爲意符構形,其含義一般與寫作圓形及封閉方形者不同,應留意區别。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口kǒu

象形字,作意符生成的字近400个,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kòu
叩(小叩柴扉久不开,叩首)
扣(扣除)
筘(织布机上的一种机件)
gōu
句(同“勾”,以“句”为声符又造出了新的形声字。见“勾”字条)
hou
上声:吼
去声:后

口(kǒu)

,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属皆从口。”(苦后切)
段玉裁注:“言语、饮食者,口之两大耑。舌下亦曰:‘口所以言、别味也。’《颐》象传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甲骨文字形象人之口形,篆文同。卜辞有:“贞:疾口,御于妣甲?”(《合》11460)“御”是除去灾殃的一种祭祀。“疾口”指口腔患病。这句是卜问口腔患病了,是否要向妣甲举行御祭。[1]古文字中“口”是个常见的构字部件,需要注意的是它在构形时的功能不完全一样。“有些从‘口’之字,如部内‘喙’、‘吻’、‘咳’、‘咀’、‘啜’均从‘口’之本义得义;有些则从其引申义得义,如部内‘启’;有些则与‘口’的本义和引申义全然无关,‘口’在构形上只起一种区别作用,如部内‘右’、‘周’、‘否’;有的甚至只是声符的一部分,如部内‘局’字所从。”[2]
口部收字一百七十九个,重文二十一个。口部字多与口有关,其中包括的字大致分为下面四类:(1)口及其各部分。如“口、吻、咽、喉”等。(2)口的动作。如“咀、嚼、含、吞、吮”等。(3)与口有关的行为。如“呼、吸、吹、吟、唱”等。(4)与口有关的象声词。如“噫、喈”等。

口kǒu

(3画)

*口kǒu

3画 口部 
(1) 嘴,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 ~形|~腔|病从~入。
(2) 指说话: ~才|~音|~风|~气。
(3) 人口;家庭成员: 户~|拖家带~。
(4) 饮食的滋味;人对饮食味道的爱好: ~味|~重|可~。
(5)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瓶~|碗~。
(6) 进出通过的地方: 出~|入~|门~|渡~。
(7) 特指长城的某些关口: ~外|西~。
(8) 破裂的地方: 裂~|伤~|衣服撕了个~儿。
(9) 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形成的管理系统: 归~|财贸~|专业不对~。
(10) 武器或工具的锋刃: 刀~|刃~|这把刀的~卷了。
(11) 马、驴、骡等牲畜的年龄,因其年龄可由牙齿的多少长短看出: ~小|四岁~。
(12) 量词。多用于人、牲畜或某些器物: 五~人|一~井|三~猪|两~锅。

口()


甲骨文合集11460,殷
貞疾口禦于妣甲。

口尊,殷周金文集成5452,殷
口。

宁未口爵,殷周金文集成8801,殷
宁未口。

父戊口爵,殷周金文集成8530,西周早期
父戊口。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51,戰國
臭(嗅),畀(鼻)(司)也。未(味),口(司)。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7,戰國
蜀(獨)行,猷(猶)口之不可蜀(獨)言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書11,戰國至秦
易口舌,不羞辱。

居延新簡EPT61.4,西漢
自言責三十,井谷口候長王禁亖年亖月中買。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復潛行地中,見于陽口,立廟桐柏。

徐義墓誌陽,晉
于時宫人實懷湯火,懼不免豺狼之口。

黄庭經,晉
寂莫矌然口不言,恬惔無爲游德園。

郭休墓誌,隋
是非莫關於口,喜愠不形於色。

楊清墓誌,唐
夫以四知聞乎綿代,一口著自前脩,冠萬古而騰芳,包千齡而作範。
《説文》: “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从口。”
“口”是典型的象形字,《説文》所下定義是從口的功能角度考慮的。該字形古今變化有限,意義也是古今一貫。“口”主要用於人,也可指動物之嘴。《史記·蘇秦張儀列傳》: “寧爲雞口,無爲牛後。”今天如果將“口”、“嘴”放在一起比較,一般説來差别有兩點: 一是“嘴”的口語色彩比“口”重; 二是若用於動物,鳥多稱“嘴” (因其尖而突出),獸多稱“口”。

☚ 口部   噭 ☛

口()


口鼎,殷周金文集成1064,殷
口。

祖己觶,殷周金文集成6370,殷
口。
《説文》: “口,回也。象回帀之形。凡口之屬皆从口。”
“回”指回繞。字形象圍繞一周之形,是空間上的一個範圍概念。从口的字多與此相關,如“園”、“圃”等。“邑”字也从口,表示人所居住的一个範圍。

☚ 口部   圜 ☛

口kǒu

甲骨文到汉初隶书作口。象古代食器形。由皿字简化而来。象个碗,如召象匕在食器上,高、吉都象用食器祭祀之形。器字象犬看守许多食器或器皿,品象许多器皿。因其为食器,后用为人的口、嘴,形状也有些像。转为量词,如:一家五口|一口猪|一口锅。引申为出入通过的地方。如:门口|河口|海口|关口。又引申指破裂处。如:衣服撕了个口儿|伤口|决口。又指骡马等的年龄。如:这匹马口还轻|六岁口。

口★常◎常


kǒu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人张嘴之形,隶定为“口”。本义为嘴,发声或进饮食的器官,引申为言语、人口、容器内外相通的地方、出入的通道、破裂的地方、刀或剑的锋刃、骡马等牲口的年龄、量词(用于人、牲畜、与嘴有关的动作)等。
【辨析】
❶以“口”作意符构成的字多表示与口有关的事物、动作和性状等,大致可分为五类:a.口及与其相连的各部分,如“喙、吻、咽、喉”;b.口的动作,如“嚼、含、吞、哺、吮、唾”;c.与口有关的行为,如“呼、吸、吹、吟、唱、哭、叫、问”;d.与口有关的拟声词,如“噫、嘻、嗟、唧”;e.译音用字,如“咖、啡、啤、啶”。
❷以“口”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kòu:扣、叩。

(kǒu)

象上下脣之形。


(wéi)

羽非切。回也,象回帀之形。
【按】帀,音zā,同“匝”,環繞。

*口vjwər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口,回也。象回匝之形。凡口之屬皆从口。(六篇下)
在一定範圍之内,由他字析出。

☚ 夂   韋 ☛

*口k’e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从口。(二篇上)
嘴巴之形。

☚ 卜   工 ☛

〈量〉用于房屋。一般三至五间房算一口屋。
《聊·墙》四: 你如今徉徜死去,这~屋就是你坟茔。又
《翻》七: 大姐合他到了西边,见一~屋锁着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0: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