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蚤虱比喻身陷绝境极易被消灭之人。《汉书·王莽传》: “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口中蚤虱。” ●《韩非子·内储说上》: “应侯谓秦王曰: ‘王得宛、叶、蓝田、阳夏,断河内,困梁郑,所以未王者,赵未服也。 㢮上党在一而已, 以临东阳, 则邯郸口中虱也。”邯郸: 今属河北。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于此。应侯: 即范睢。战国时秦国大臣。范睢认为,秦师迁徙上党,威临东阳,则邯郸犹如放在口中的蚤虱,即将被咬死。 口中蚤虱kǒu zhōng zǎo shī见“口中虱”。 口中蚤虱kǒu zhōng zǎo shī【解义】比喻很容易消灭的事物。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 【例句】部队乘胜追击,敌人已成为~。 【近义】瓮中之鳖 口中蚤虱kǒu zhōnɡ zǎo shī嘴里的跳蚤和虱子。比喻很容易被消灭的敌人。也作“口中之虱”。 口中蚤虱kǒuzhōng-zǎoshī〔偏正〕 在口中消灭跳蚤和虱子。比喻极容易消灭的敌人。语本《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㢮上党在一而已,以临为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汉·班固《汉书·王莽传》:“校尉韩盛进曰:‘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 △ 用于形容极容易对付的人物或事物。 也作“口中虱”、“口中之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