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口腔创伤性血疱,系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粘膜病。多因急食硬食引起,也可由口含异物创伤而致。血疱大小不等,可多个,亦可单发。较小者多无明显症状,不必特殊治疗;较大者可影响说话与进食,应在消毒后穿刺排出血液而自愈;如血疱较大,且处于喉咽处,应及时处理,并防止感染。
口腔粘膜血疱
粘膜血疱也称为创伤性血疱,是由于咀嚼硬性食物引起的粘膜血肿,多由于咀嚼大块干而脆硬的食物或吞咽过速所引起。受伤处粘膜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在上皮下形成血疱,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当血疱上方的上皮破裂时,则形成溃疡面,继之有肉芽组织生长,新鲜上皮覆盖,而使溃疡面愈合。
血疱为紫红色,一般位于颊粘膜颌线处或口角区,其直径约为0.5cm,出血可被吸收而愈合。少数血疱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较大的血疱常发生于软腭、软硬腭交界等处,为单侧性,这种血疱较大,直径可达2~3cm,患者往往有异物感。小的血疱约一周可吸收而消失,较大的血疱未破裂时,可用消毒空针吸出血液,破裂时可剪去疱顶上皮,以消毒防腐药冲洗。如已形成溃疡,可用药物止痛、消炎,促进溃疡面愈合,如养阴生肌散、锡类散等涂敷;此外,也可用消毒止痛药物含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