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利率理论Classical Theory of Interest Rates盛行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利率理论。核心思想是利率由储蓄与投资决定。该理论认为: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并达到均衡的作用。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储蓄小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的功能仅在于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储蓄由“时间偏好”等因素决定,投资则由资本边际生产率等决定,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古典利率学派看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