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叶紫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叶紫1912—1939湖南益阳人 叶紫
叶紫
叶紫 叶紫1912—1939小说家。原名余鹤林,又名余藩。湖南益阳人。早年参加家乡农民运动。1926年入武汉军事学校第三分校学习。大革命失败后遭通缉,被迫四处流浪。次年到上海。1932年参加“左联”,开始创作生涯,和别人合编过《无名文艺》。1933年发表《丰收》,受到鲁迅的好评。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的作品及时反映大革命前后的阶级斗争,基调深沉,战斗性强,生活气息浓厚。著有短篇集《丰收》《山村一夜》,中篇小说《星》等。有《叶紫小说选集》《叶紫文集》。 ☚ 季羡林 白朗 ☛ 叶紫 叶紫1910.11.15—1939.10.5原名余昭明。曾用名余鹤林、余繁等。笔名有叶子、阿紫、杨樱等。湖南益阳人。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父亲、姐姐被害,他逃离家乡,开始过流浪生活。以后就靠投稿度日。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创作活动。同年写成《丰收》、《电网外》等著名短篇小说。1935年出版了控诉和抗议罪恶的旧社会的短篇小说集《丰收》,后来陆续出版了中篇小说《星》(1936年),短篇小说集《山村一夜》(1937年)。1939年,正当他着手写作长期构思的长篇《太阳从西边出来》和中篇《菱》时,不幸病故。他的小说,曾受到鲁迅和文坛的注意。当小说集《丰收》出版时,鲁迅在序文中说:作品“不但为一大群中国青年读者所支持”,也“得到世界的读者了”。建国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他出版了《叶紫创作集》、《叶紫选集》,香港文学研究社也出版了《叶紫选集》。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叶紫研究资料》。 ☚ 叶明 叶石涛 ☛ 叶紫 现代作家。原名俞鹤林,湖南益阳人。1935年到上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表现湖南农村生活与农民革命斗争。著有短篇小说集《丰收》及中篇小说《星》等。 叶紫 叶紫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912年,卒于1939年,原名俞鹤林,笔名叶紫。湖南益阳人。1926年大革命失败后,叶紫的父亲和姐姐因参加农民运动而惨遭杀害,叶紫也因做过农会的宣传工作而被通缉。1928年,叶紫流落至南京,靠给报馆撰稿维持生活。1929年,叶紫又来到上海,在上海做过小学教师、报刊编辑等工作,这期间他接触到许多进步的文学作品,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33年,叶紫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无名文艺社”,出版《无名文艺月刊》并任主编。同年叶紫创作了短篇小说《丰收》、《火》、《电网外》、《向导》、《夜哨线》等;1934年,创作了《杨七公公过年》等;1935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丰收》;1936年,出版了中篇小说《星》;1937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山村一夜》等。同年抗日战争爆发,叶紫离开上海回到故乡养病。1939年,叶紫正在家乡酝酿创作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之际,不幸病逝,终年不满28岁。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农村斗争生活,思想性较强,富有革命气息和生活实感,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过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3年为叶紫出版了《叶紫创作集》,1959年又出版了《叶紫选集》。叶紫是我国现代文坛上较有影响的小说家。 ☚ 叶圣陶 白薇 ☛ 叶紫1912—1939小说家。原名俞鹤林,湖南益阳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丰收》、《山村的一夜》,中篇小说《星》等。多描绘农村阶级对立,时代气息强,富有生活实感。 叶紫 叶紫1910—1939现代作家。本名余昭明,学名余鹤林,笔名叶紫、阿紫等。益阳人。十四五岁时,家乡兴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他全家主要成员投入了革命斗争。“马日”事变中,父亲和二姐遇难,他被通缉逃离家乡,流浪外地做乞丐,学道士,干苦力,当大兵。1929年底到上海,开始接触新文学作品。迫于生计,当过学徒、警察、小学教员、报馆编辑等。在上海,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和陈企霞等组织无名文艺社,创办《无名文艺》旬刊和月刊,他在月刊创刊号上首次用叶紫笔名发表短篇小说《丰收》,引起文坛注意,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次年开始与鲁迅交往,受到鲁迅的培植和经济帮助。短篇小说集《丰收》,由鲁迅作序列为 《奴隶丛书》之一出版。长期的颠沛穷愁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1937年回湘休养,终因贫病交加,在家乡与世长辞。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叶紫文集》 (上下两卷)。 ☚ 彭家煌 王礼培 ☛ 叶紫 叶紫1910~1939现代小说家。原名余昭明,又名余鹤林。生于湖南益阳县一革命家庭。1926年,赴武汉军事学校第三分校学习。次年发生“马日事变”,其在农民协会任职的父亲、二姐及叔父惨遭反动派杀害。此后只身流亡,漂泊于长江中下游一带。193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左联”,并开始用“叶紫”的笔名发表作品。第一个短篇《丰收》反映大革命失败后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的抗租斗争,为其重要代表作;续篇《火》描写农民抗租斗争胜利后进入雪峰山与工农红军汇合,歌颂了他们高涨的革命热情。1936年出版的中篇小说《星》,以湖南农民运动为背景,围绕春梅姐的不幸遭遇及其走上革命道路的曲折经历,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的变化和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为其又一力作。另有《丰收》(1935)和《山村一夜》(1937)两个短篇小说集,共收集12篇作品,多描写湖南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反映农民的苦难、觉醒和反抗,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显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战斗力量。1938年因病回家乡休养,开始写以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不幸在贫病交迫中逝世。 ☚ 丘东平 艾青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