吂maŋ55mang55傻; 痴愚。《方言》卷十: “凡相问而不知答曰𫍧, 使之而不肯答曰吂。”郭璞注: “音茫,今中国语亦然。” 《广韵·宕韵》: “吂,老人不知。”《集韵·宕韵》: “吂,耄昏不知皃。”此即俗谓老糊涂了。《正字通·口部》: “吂,莫广切,音莽,老人不知也。”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人心不明理当曰蒙曰瞢 (音蒙,不明也),蒙茫双声,土音既转为茫之阴平,不得其字,遂以吂字代之。字书吂字,《玉篇》: ‘使人问而不肯答也。’ 杨子《方言》: ‘沅沣之间,使之而不肯答。’ 故从亡口。按使之不肯答,乃不愿意,非心不明也。惟今小儿或年老不能自进食,可直用此字,曰吂饭吂羹,取彼虽有口,不能自食,犹之亡口。” 民国十七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方言》: “故作痴呆曰装吂。”又: “蠢极谓之吂蹖棒。” 民国十八年《新修南充县志》卷七《掌故志·风俗·方言》: “无所知曰吂子。莽平声。”民国三十三年《长寿县志》卷四《风土·方言》:“蠢极曰吂蹖棒。”读若[maŋ55tsua21paŋ213]。 吂moüng213[mɔyŋ]浮肿不实貌 ⊳面~去 (脸部浮肿)。 吂ㄇㄤˊmáng二2160①动不肯。⑴湘语。湖南。《湖南通志》:「使之而不肯,答曰~。」章炳麟《新方言・释词》:「沅澧之间,使之而不肯答曰~。」⑵闽语。福建福州。章炳麟《新方言・释词》:「今福州小儿不肯则答曰~。」◈ 《玉篇》:「使人问而不肯,答曰~。」②形傻;头脑迟钝糊涂。⑴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他在五岁时害了一场病,后来就~了。⑵吴语。上海〖 〗。搿个人失头~脑。③副未曾。粤语。广东广州〖 〗。   吂mang85B9 〈方〉叹词,表示不肯时的应答。 吂mánɡ (表示不肯的应答声) 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