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土皇”、“后土”。源於原始宗教的土地崇拜。《周禮·大司樂》之“地示”、《禮記·月令》之“后土”即是上古大地之神。後道教承襲之。謂主掌山川嶽瀆,陰陽生育,品物生成。初爲男像,唐武后以前已出現女像,以符合天乾地坤之觀念。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上地祇徽號爲“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此後,后土皆爲女像,民間因稱之爲后土娘娘。宋·吕元素《道門定制》卷二:“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祇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爲天父地母焉。”《雲笈七籤》卷二十二:“三十六土皇,上應三十六天,中應三十六國。如是土皇皆位齊玉皇之號。”《太上全真早壇功課經·后土誥》:“嶽瀆是依,山川咸仗。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