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吏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吏户❶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政府依附民。亦称“吏家”、 “吏民”。有单独的户籍,或在户籍上注明其吏的身分。由过去供封建政府奔走服役的吏、土家、屯田客、官奴婢或被征发的民户转化而成。他们世代承袭,供官府驱使,故亦称世吏。身分地位低下,服饰受到限制,不得为官。史籍中往往把他们称作“厮吏”或“吏僮”、 “僮吏”等。往往自七八岁至八十余岁均得服役。从东晋起,他们是官吏禄田上的主要劳动者,承受极重的剥削,封建政府还把部分吏赏赐给官吏个人役使,代替官吏部分俸禄,称“国秧吏力”。只有在解除“吏名”后才能获得编户齐民的地位。参见“大田武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