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告朔饩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告朔饩羊比喻旧制度。梁启超《宪法起草问题答客问》: “是故吾个人对于宪法起草问题之感想,舍告朔饩羊外,乃更无所冀也。” 告朔饩羊比喻虚应故事。《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朱熹集注:“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欲去之。” 告朔饩羊gào shuò xì yáng《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饩羊,祭庙用的活羊。周制,诸侯每月初一日告庙听政,叫“告朔”。鲁自文公起,不视朔,而有司犹供饩羊,子贡因此要把祭庙用饩羊的旧例废掉。后用“告朔饩羊”比喻形式上的虚文。梁启超《宪法起草问题答客问》:“是故吾个人对于宪法起草问题之感想,舍告朔饩羊外,乃更无所冀也。” 告朔饩羊告朔(shuò):诸侯于朔日(阴历初一)告祭祖庙。饩(xì):赠送。指诸侯送一只活羊应付朔日祭祀。比喻办事马虎,敷衍塞责。西周时,诸侯每月初一都要祭祀祖庙,并要用活羊来告祭。到春秋时,自鲁文公开始,诸侯们便不再亲临祭祀,只是送只活羊应付一下。孔子的弟子子贡认为这种做法使祭祀之典名存实亡,主张干脆取消。孔子说:“还是送羊吧,你爱惜活羊,我还是希望保留旧礼制。”(见《论语·八佾》) 无用之物 无用之物乏货 石田 敝帚(~自珍) 弊屣 弊躧 断网 断络 ☚ 废物 多余之物 ☛ 搪塞 搪塞敷衍塞责 ☚ 敷衍了事 不用心 ☛ 告朔饩羊 告朔饩羊告朔:古时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把来岁十二个月之朔日颁于诸侯,诸侯每月初一谒宗庙的祭礼。饩羊:告朔时作祭品的羊。《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后比喻按照旧例应付徒有虚文的事。 ☚ 别风淮雨 近悦远来 ☛ 告朔饩羊gù shuò xì yángdo sth for form’s sake only 告朔饩羊ɡù shuò xì yánɡ朔:农历的每月初一;饩:活的。比喻仅存形式,以虚应故事。do sth. for form’s sake only 告朔饩羊gù shuò xì yáng比喻按照旧例应付差事。“告朔”,古时诸侯每月初一谒宗庙的祭礼;“饩羊”,告朔时作祭品的羊。《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朱熹集注:“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饩羊告庙,请而行之。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欲去之。” 告朔饩羊gùshuò-xìyáng《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告朔:古时天子于岁末向诸侯颁布来岁十二个月朔日(初一),诸侯将它藏于祖庙,每月朔日宰羊告祭于祖庙,然后听政。饩羊:作祭品的活羊。鲁国自文公起不亲临祖庙告祭,仅按旧例杀一羊为祭,所以子贡欲废祭庙用羊的旧例。后以“告朔饩羊”指无必要地虚应故事。也指姑存虚有的形式,以期恢复旧制。又有“爱礼存羊”一语,见该条。 告朔饩羊gù shuò xì yánɡ❶ 原指周代诸侯在每月初一祭祖时所用的活羊。告朔: 周代的一种礼制,指天子于年末颁发次年十二个月的朔日给诸侯,诸侯于每月朔日以羊告祭于庙后听政。告: 不读ɡào。饩: 活的牲口。 告朔饩羊gùshuò-xìyáng〔并列〕 语出《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饩羊,祭庙用的活羊。周制,诸侯每月初一日告庙听政,叫“告朔”。鲁自文公起,不视朔而有司犹供饩羊,子贡因此要把祭庙用羊的旧例废掉;但孔子却不以为然。后人因以“告朔饩羊”比喻形式上的虚文。[例]应依法办事,决不能将其视为~,另搞一套。 告朔饩羊gù shuò xì yáng告朔: 天子在岁末颁来年十二月的朔日于诸侯。饩羊:告朔祭庙时的活羊。鲁国自文公起不亲临庙告祭,只杀一只羊虚应故事。后以“告朔饩羊” 比喻虚应故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