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密《曲游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密《曲游春》《曲游春》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①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② 禁苑东风外,扬暖丝晴絮,春思如织。③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④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⑤闲却半湖春色。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⑥奈蝶怨、良霄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⑦ 【注释】 ①禁烟:古俗寒食清明节数日禁用烟火。此词即咏清明日游西湖。施中山:施岳,字中山(又作仲山),号梅川,吴人。周密的词友。其原唱《曲游春》题作“清明湖上”,见载于周密《绝妙好词》卷四。②此序所记,系当日临安风俗。周密在其风俗志《武林旧事》卷三中亦有记载:“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吹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若游之次第,则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泠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弁阳老人有词云:‘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盖纪实也。” ③禁苑:指西湖畔皇家园林。丝:谐音思。晴絮:指柳花,亦谐音情绪。④燕约莺期:语意双关,既指莺燕相聚,也指男女私约密会。《武林旧事》卷三:“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至痴儿騃人,密约幽期,无不在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应法孙《霓裳中序第一》词:“思前事、莺期燕约、寂寞向谁说?”张磐《绮罗香·渔浦有感》:“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 ⑤西泠:即西泠桥,在西湖孤山下。⑥幂(mi密):覆盖、笼罩。⑦岑寂:寂静无声。怎生:如何、怎能够。 【译文】 西湖皇家园林东风吹拂,柳絮与游丝空中飘舞,唤起游人的纷纷思绪。莺莺燕燕期约结群,男女双双结伴,多少芳情掩藏在这红花绿叶中间。大道上车马行人腾起带香的尘雾,远近十里沸腾着杂乱的琴声笛声。看那些画船午后纷纷荡入西泠桥里湖,外湖的春色突然间变得如此清闲。 湖堤道上杨柳婀娜,寒食后的炊烟袅袅依绕在碧绿树间。映衬着门帘下女子窥视的弯眉,映衬着湖堤上男子游荡的马儿。悄悄降临的黄昏携来寒意。象是担心梨花沉沉睡去而畏冷,担心杏花芬芳也被裹盖着无边愁意,西湖入夜后仍然音乐四起,借以酬答和消遣这寒食节日。无奈只有蝴蝶仍然埋怨如此良宵太寂寞。此刻的西湖,波光荡漾着无数碎月和落花,让人如何舍得就此离去? 【集评】 元·陆行直:“(评‘看画船’二句)警句。”(《词旨》) 元·马臻:“画船过午入西泠,人拥孤山陌上尘。应被弁阳模写尽,晚来闲却半湖春。”(《霞外集·西湖春日壮游》) 清·许昂霄:“‘轻暝笼烟’以下,即《武林旧事》所谓‘花影暗而月华生,始渐散去’也。”(《词综偶评》)又:“前阕两‘丝’字,后阕两‘烟’字,犯重,似失检点。”(《词综偶评》) 近代·俞陛云:“游湖之良辰乐事,以工丽之笔写之。论字句,则‘燕约莺期’推为字眼;论记游,则‘画船’二句确有当日游湖之状”(《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近代·吴梅: “碧山咏物,梅溪题情,梦窗之‘丰乐楼头’,草窗之‘禁烟湖上’,词翰所寄,并有微意。”(《词学通论》) 现代·唐圭璋:“此首记游湖情景,自午至夜,次序井然。初写湖上风光;次写湖上花繁,与湖上笙歌之盛;再次写湖上游舫之实况。换头,写堤上游人之众。‘轻唤’三句,记晚寒人归。‘歌管’两句,记湖上入夜之岑寂。末以月湖空蒙境界作结。通体精炼,词来音响交胜。”(《唐宋词简释》) 【总案】 周密是位博学多艺的词人,除了诗词与金石书画,他还擅长编撰野史杂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若干种。这首《曲游春》是他以风俗入词、以词纪风俗的代表作。不仅得到了当时人的喝采,也得到了后世读者的交口赞誉。它那流转如珠的语句。空灵淡荡的情致,以及洵美且异的景境,令人读罢久久难忘,神观飞越。“看画船”三句确为千古丽句,犹如国画中之虚淡,书法中之飞白,使全词顿具清空的效果。张炎《词源》卷下论“意趣”云:“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又论“节序”云:“(当)不独措辞精粹,又且见时序风物之盛,人家宴乐之同。”验之草窗此词,无不吻合。 周密《曲游春》周密《曲游春》周 密
周 密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①。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②,扬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③。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④,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⑤。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山水图(局部)【明】文嘉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禁烟:禁火,即寒食节。薄游:漫游,随意游览。施中山:施岳,字中山,号梅川。②禁苑:帝王园林。③漠漠:烟尘弥漫的样子。香尘:香车经过,扬起的尘土皆香。陆游《老学庵笔记》:“京师承平时,宗室戚里岁时入禁中,妇女上犊车,皆用二小鬟持香球在旁,在袖中又自持两小香球,车驰过,香烟如云,数里不绝,尘土皆香。”④宫眉:代指女子。⑤岑寂:冷清、寂寞。 鉴赏 这是泛舟西湖的春游中,周密写下的一首游春之作。与他同游的施中山先乘兴写了一首《曲游春》,周密这首,为步韵之作。为了在韵律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更胜一筹,周密采用了精巧的词句和工丽的笔法,以时间为顺序,细细摹画了西湖春日从早至晚的盛景。他将细致的观察与清逸的笔触合而为一,果然在收笔之后,施中山为之击节赞赏。 写春日,大多会写到柳絮、莺燕、花卉;写西湖,大多会写到游船、柳堤、湖水。周密此刻所写,是春日的西湖,是游者赏玩的西湖,所以他将以上的意象糅合在一起,并赋予它们以灵气,再添上西湖的独特之景,以赏玩的游兴写之,构成了这首游春词。 起笔写“东风”,东风吹过宫苑,吹过湖面,柳丝飞扬,柳絮拂面,“扬”字,赋予春风以飞扬之力量。以“暖”“晴”形容“丝”“絮”,使词作呈现暖色基调,同时描绘出春光明媚。“丝”“思”谐音,“絮”“绪”谐音,于是逗出“春思如织”。接下来写莺歌燕舞,湖边花繁。“恼”并非指烦恼,而为撩拨意,王安石曾云“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夜直》)。在这个春日,词人为“燕约莺期”所恼,为“翠深红隙”所恼,“翠深红隙”从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中脱胎而出,以摹写花繁叶茂之状。“漠漠香尘隔”始写游人。佳人出游,香尘弥漫,以“隔”字写出词人所处,亦为一游人,故用此旁观者视角。既有佳人,便有弦歌。“沸十里、乱弦丛笛”,七字写出湖上笙歌之盛,“沸”字出人意料,“十里”从柳永写西湖的名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中来。“看画船、尽人西泠,闲却半湖春色”,这一句施中山大为赞赏,也被陆辅之称为“警句”(《词旨》)。这一句的好处,恰在以虚笔写实境。单看这一句,“闲却半湖春色”,意境脱俗,风清云淡;然而这一句又是实写,正如词序中所言,“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这一句实写出当日西湖的特色,可是意境又如此空灵,仿佛有人用不寻常的句子,道出了我们日日所见的寻常风景,所以同游的施中山会击节称好。马臻《霞外集《西湖春日壮游》就曾赞叹道:“画船过午入西泠,人拥孤山陌上尘。应被弁阳模写尽,晚来闲却半湖春。” 游船既已隐入西泠,下阕便从湖面风景转至写湖堤风光。湖堤上柳枝摇曳,“新烟”摹写柳枝繁茂,如春日烟云;“凝碧”状柳色青青,如碧玉凝结,在这如烟的柳枝丛中,映出车中女子与骑马少年的影子。不知不觉,天已黄昏,暝色四起,轻寒袭人,游人即将归去,今日的欢愉即将歇散。“梨云”“杏香”,代指如梨花杏香之美梦,暗指白昼中发生的“燕约莺期”“芳情”密意,以“冷”“愁”形容美梦的醒来,故有“怕”字,这是经历了一日的纵情欢乐之后,归家人怅然失落的心情。“歌管酬寒食”,“寒食”与词序中“禁烟”二字相印证,而笔触再次回到湖面,堤上人已散,湖上尚有细细笙歌传来。不说自己对于美景的留恋,反而说“奈蝶怨、良宵岑寂”,连蝴蝶都觉得这样美好的夜晚不该岑寂! 结句融情于景:“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满湖碎月摇花”,何等曼妙高超的画笔,轻轻一描,便绘出月下西湖、风摇月碎花影之美景,所以要用“怎生去得”的反问语,表示无法舍去的心情。 在《武林旧事》卷三中,周密则以散文的笔触,记录了当日西湖的盛景:“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若游之次第,则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泠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弁阳老人有词云:‘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盖纪实也。继而小泊断桥,千舫骈集,歌管喧奏,粉黛罗列,最为繁盛……至花影暗而月华生,始渐散去。绛纱笼烛,车马争斗,日以为常。” 这段文字可与此词相参看,西湖美景在周密心中已成为难以磨灭的繁华,本词即从词人心中写出,词韵灵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令人拍案叫绝。(黄阿莎) 集评 梁令娴:“《蘋州渔笛谱》称施中山极击节‘闲却半湖春色’二语,谓道人所未道云。”(《艺蘅馆词选》) 俞陛云:“游湖之良辰乐事,以工丽之笔写之。论字句,则‘燕约莺期’推为词眼;论记游,则‘画船’二句确肖当日游湖之状。”(《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链接 《曲游春》词牌。《曲游春》词调始见于施岳的词作,周密和施岳之词也是赋杭州西湖之事,故名。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七仄韵。也有在倒数第二句的句首加一衬字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