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此诗为酬答友人之作。开首两句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厌倦心理。“鸾鹄”在这里比喻那些热衷于功名进取的人。“刺”字在这里用得极为形象、生动、传神。作者对这种人采取蔑视的态度,故言“仰看”。其实,苏轼年轻时代也是功名富贵的热烈追求者,到此时他已逾不惑之年,屡遭挫折,历尽坎坷,对功名追求的执著程度已经减弱。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冲撞得遍体鳞伤,故第三句用“病马”自况。言虽为千里马,但卧病槽枥,空有千里之志, 只有一腔失意的悲愤了。 第四句用“秋”来形容此时的心境。 古代文人自宋玉始,多以“悲秋”来表达自己失意后落魄凄凉的境况。秋天那种箫条冷落的气象的确能够形象地表现人们悲凉的心境。一个“长”字加深了悲的程度。第五、六句为惜别之词,言古往今来重九日都是聚少离多,悲多欢少,不必为此而悲伤。但友人一去,则无人与之共赏西湖美景。美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无人与之共语,岂不令人惆怅。末两句为相慰之词,晁同年既然违法待审、穷愁在即,但“诗穷而后工”,仕途失意,文场却会扬名的,所以这个遭际大概是老天有意而设的吧! 这首诗语言朴素,用典不多,运用比喻,恰当贴切。纪昀评此诗“沉着排宕”,确为精到之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