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福宫
北京紫禁城内宫殿,属西六宫之一。位于西二长街以西,南面是长春宫。原名寿安宫,明嘉靖十四年 (1535) 更改十二宫名时改为咸福宫。明朝万历年间,惠王和桂王经常在此居住。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重建。该宫三楹南向,崇阶三出。前殿正中悬乾隆帝御书匾额 “内职钦承”,对联为“一日万岁,咸熙功有作; 群黎百姓,福锡德无疆”。东壁悬汪由所书 《圣制婕好当熊赞》,西壁悬 《婕好当熊图》。后殿悬乾隆帝御书匾额 “滋德含嘉”,对联为 “天倪超万象; 神气领三无”。咸福宫宫门包角是制作精致的雕龙,宫门一重,单檐,朱扇铜钉。后殿称 “同道堂”。东西两室各挂御书匾额 “琴德簃” 和 “画禅室”。嘉庆四年 (1799),太上皇乾隆帝死,嘉庆帝从正月二十三到二月初三居咸福宫苫次。咸丰年间,皇贵太妃 (即道光后孝静成皇后) 曾在此居住。咸丰三年(1853)九月,皇帝亲自到咸福宫问皇贵太妃安。同治帝即出生于此。清宫所藏宋制古琴 “鸣凤” 和明制古琴 “洞天仙籁”皆贮于咸福宫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