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哈密县城西门外。清代第七世哈密王伯锡尔(1820—1866)时所建。历时二十年始成。现存木结构墓室两座、砖结构墓室一座及清真寺大礼拜殿一座。墓室下方上圆,高十余米,气势雄伟。整个建筑外形用白底蓝花瓷砖镶嵌,穹窿顶用绿色琉璃贴面,造型简练庄重。清真寺与墓室相对, 大礼拜殿青砖铺地,由一百根柱子组成。柱、藻井及四壁彩绘有《古兰经》文和图案, 十分优美。为新疆重要的伊斯兰建筑。
哈密王墓
位于哈密市西门外。哈密,是古丝绸之路上从内地进入西域的一个重要商业城市。汉为伊吾卢,明永乐年间设哈密卫,哈密之名沿用至今。清康熙年间,册封哈密回部首领为世袭王公,称哈密回王。自七世哈密回王大伯锡尔死后,清政府拨银为他修坟,即哈密王墓,位于哈密市西郊绿洲上,俗称回王坟。现存最大一座为第七世哈密王大伯锡尔陵,高约25米,上圆下方,四周镶嵌有彩色瓷砖,拱顶内绘有彩色图案,富丽堂皇,系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墓南另有四座较小的坟,葬着七世以后的回王及贵戚。《唐大诏令集》卷130云:“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不难看出唐时这里已相当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