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哲学的狂想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哲学的狂想曲 哲学的狂想曲挪威剧作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28—1906)的哲理诗剧《培尔.金特》。写于1867年。描写一个叫培尔.金特的农民,成天幻想,不务正业,到处惹事生非,遭到追捕而逃入深山,遇到女妖,又出卖灵魂,接受“为你自己就够了”的哲学。20年后他靠贩奴发了财,却又被盗走,去过热带丛林,到过疯人院,几十年后回到家乡,又被魔鬼铸成扣子。此剧冲破了传统戏剧对舞台时空的藩篱,海阔天空,自由驰骋。全剧5幕38场,时间跨越几十年,横贯几大洲,事件是象征的,情节发展近乎随心所欲。但正是在这不受拘束的戏剧结构中,却窥出那些貌似不着边际的写法,其实都统一在主人公的心理冲突上,为的是揭示一个博大的哲理观念——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因此被誉为“哲学的狂想曲”。 ☚ 俄国官僚的病理解剖学教程 妇女独立的宣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