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用塑料薄膜(简称“农膜”)
黑龙江省在广大农村推行农用塑料薄膜较晚, 从1964年学习辽宁省用塑料膜湿润育水稻秧苗经验,在五常、东宁、海林、阿城等10个县 (市) 试验示范成功。1976年哈尔滨市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成功,提早上市, 增产2~3倍。1978年开始推广地膜覆盖先进栽培技术, 使用面积逐年增加, 使用的品种主要有高压聚乙烯塑料薄膜、聚氯乙烯塑料薄膜 (统称“农膜”, 下同), 地膜和农用塑料输水管 (俗称“小白龙”)。1982年达1.21万公顷, 1988年猛增到11.13万公顷, 比1982年增长8.2倍; 1983年全省销售薄膜9487吨, 1988年增加到13 976.2吨, 比1983年增长47.4%。到1995年, 通过供销社供应农用塑料膜19.9万吨, 其中农膜13.9万吨, 占供应总量的70%;地膜6万吨, 占供应总量的30%。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 对土壤增温、保水、保肥、改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早熟,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实现农业增产, 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