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推子
流行于淮河流域的凤台、颍上、六安、霍邱、寿县、淮南等地。是在安徽淮河流域的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19世纪30年代,当地的花鼓灯艺人为了丰富玩花灯的内容,便吸收融合了当地群众喜爱的凤阳歌、琴书和一些民歌小调的音调,并加上了过门,成为一种新的四句腔。因用四句腔推来推去演唱,所以被称为“四句推子”。每逢喜庆日子,便在花鼓灯的文场小戏、节日彩灯、旱船等艺术形式中演唱,丰富了这些艺术的内容。以后有一些民间艺人采用四句腔的曲调,用板胡伴奏,以坐唱的形式演唱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段子,如《白灯记》、《祭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