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书的个性化
由楷书演进为行书是一种自然的趋势。因为楷书虽然比隶书方便,但是一笔一画写起来,仍旧费时费事,写得快时,自然会把几笔连成一笔,但是行书的连笔只是局部的,不像草书那样一笔连到底。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点,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点,比较接近草书的,一般称作 “行草”。因此,行书的特点是: 近楷近草,不拘不放,笔画连绵,字字独立。如果用 “草书如飞,楷书如立,行书如行”的形象比喻,正好生动地说明了草、楷、行这三种字体之间的关系。

图2—63 大书法家王羲之

图2—64 王羲之兰亭序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今草和楷书盛行时产生的。因其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字形清晰易辨,书写效率较高,在实用性方面差不多和楷书一样受到重视,所以自魏晋以来,一直成为手写体的主要形式。
王羲之所书的 《兰亭集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见图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