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团头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团头鲂wuchan fish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Yih,又称武昌鱼。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长达40 cm,重达3kg。体菱形,侧扁而高。腹部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一段具腹棱。尾柄高而短。头短小。口宽。背鳍具粗壮而光滑的硬刺,体灰黑色,侧面灰白微带浅绿色。每一鳞片基部黑色。在静水生活并能在湖泊中繁殖生长的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淤泥底质并生长水草的敞水区。冬季在深水处的泥坑中越冬,4~6月在有流水和茂密水草,底质为软泥多沙的水域产卵,卵黏性,能黏附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肉味腴美、脂肪丰富,为上等食用鱼类。静水繁殖,生长较快,抗病力强,是优良养殖对象。原产于湖北梁子湖。广泛移植各地饲养。淡水经济鱼类之一。

团头鲂

团头鲂

鲤形目鲤科,又称武昌鱼。体高呈菱形,体长28厘米。头短而小,吻圆钝,口小、端位,口裂较宽。背鳍有一强大光硬刺,尾叉形。体背侧灰色,侧腹银白。原产于长江下游,1960年移殖到塔里木河等流域,为名贵经济鱼类。

团头鲂

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鳊亚科的鱼类,又名武昌鱼。原产于中国湖北省。体长可达40 cm,重达3 kg。体长为体高的2.0~2.3倍,现已移殖在各地饲养。臀鳍长,具27~32分枝的鳍条。下咽齿3行,鳔3室。体灰黑色。可生活于淡水或含盐量不超过5‰的水中。1~3龄生长最快。4月开始大量摄食,6~10月为肥育期,摄食强度更大,冬季11月起停食。4~6月间性腺成熟的亲鱼群集于产卵场。2~3龄性成熟。产卵期在5~6月间,产卵场水深一般需要1.0~1.5m,水温20~28℃,怀卵量为3.7万~10.3万粒。卵径1.0~1.3mm。受精卵在水温25℃时,约经2昼夜可孵化。生长较快,当年鱼体长可达120~230mm,最大可长到重3kg左右。初孵鱼苗长3~4 mm。

团头鲂

团头鲂tuantoufang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脊椎动物,鱼纲,鲤科。体高而侧扁,呈菱形,长达40厘米,最重可达3公斤。腹面只在腹鳍后部具有肉棱。全身银灰色。鳞片基部灰黑,边缘较淡。头小口宽,背鳍高度不及头长,尾柄较宽。栖息于水的中、下层,草食性。肉味优美,脂肪丰富,为上等淡水经济鱼类。静水中繁殖,生长较快,抗病力强,是优良养殖鱼种。原产于湖北梁子湖,又称“武昌鱼”。江西也有分布,现已移殖各地饲养。


图264 团头鲂

☚ 鲫   金鱼 ☛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又称“武昌鱼”、“团头鳊”。鱼纲,鲤科。体高而侧扁,呈菱形,腹部只腹鳍后部具肉棱。头小,口宽,上、下颌无角质突起。银灰色。鳞片基部黑色,边缘较淡。栖息于水的下层,草食性。肉味腴美,脂肪丰富,为上等食用鱼类。静水繁殖,生长较快,抗病力强,是优良养殖对象。原产于湖北粱子湖,现已移殖各地饲养。为淡水经济鱼类之一。

团头鲂

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

脊椎动物,鱼纲,鲤科。体高而侧扁,呈菱形,腹面只在腹鳍后部具有肉棱。全身银灰色。鳞片基部灰黑,边缘较淡。头小口宽,尾柄较宽。栖息于水的中下层,草食性。肉味优美,脂肪丰富,为上等淡水经济鱼类。静水中繁殖,生长较快,抗病力强,是优良养殖鱼种。原产于湖北梁子湖,又称“武昌鱼”。江西也有分布,现已移殖各地饲养。

☚ 鲫鱼   武昌鱼 ☛
团头鲂

团头鲂

俗称武昌鱼,与长春鳊、三角鳊合称鳊鱼三姐妹。以湖北省鄂城梁子湖所产称著。其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丞相陆凯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诗句。鱼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肉肥质嫩,汤质清香,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历代名人及中外游客所称赏。另说此鱼于鄂州市樊口入江产卵,游入梁子湖生长,现已在国内20余个省市引种繁殖。

☚ 毕节四鳃鱼   襄阳搓头缩项鳊 ☛
000058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18: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