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剧团
戏剧专业团体,1938年10月在掖县建立,为“国防艺术研究社”的组成部分之一,隶属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又称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政治部文工团。1940年9月8日隶属八路军胶东军区,解放战争后改属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军区政治部。由“国防艺术研究社”的首任主任王绍洛兼剧团负责人,该团除做宣传鼓动和发动组织人民参加抗日运动外,多演出本团创作,如虞棘创作锣鼓戏《刘金福参军》、《了然和尚》、左平创作《半升米》(锣鼓戏),石研创作小调戏《两种锣声》,奕少山创作锣鼓戏《大臭虫》,虞棘创作的四幕话剧《救星》(原名“雨过天晴”),虞棘、奕少山、耿石针创作的歌剧《解放》,与张波等创作的歌剧《农公伯》等,当时在山东省内都有较大影响。该团并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1950年春,曾改称“前线剧团”,同年5月,大部分人员调省组成山东军政文工团。1951年底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