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海事组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1959年1月13日正式成立时,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22日改为现名。自成立之日起即为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处理海运技术问题的一个专门机构。其宗旨是:促进各国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该组织现有134个正式会员,香港为联系成员。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其组织机构有: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法律委员会、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运输委员会和秘书处。该组织制订和修改有关海上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便利海上运输和提高航行效率及与之有关海事责任方面的公约、规则和议定书,交流这些方面的实际经验和海事报告,利用其经费和捐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技术援助。该组织于1983年在瑞典马尔默创办世界海事大学,在十个国家相继设立了分校。于1988年在马耳他成立国际海商法学院。该组织还规定在每年9月的最后一周的某一天作为世界海事日。 ☚ 欧洲经济共同体 石油输出国组织 ☛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MO)处理海上安全事务和发展海运方面的联合国专门机构。1948年2—3月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国际海运会议上,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1959年1月成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1975年,海协第9届大会决定,自1982年5月22日起改名为国际海事组织。截至1981年3月1日,有正式会员122个,联系会员1个(香港)。其主要活动是制订和修改有关海上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便利海上运输和提高航行效率以及与之有关海事法律责任方面的公约,交流这些方面的实际经验和海事报告,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提供的经费和捐助国提供的捐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技术援助。截至1989年4月底,国际海事组织制订并负责保存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共有35个,其中已经生效的有23个,中国已加入的有16个。该组织由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法律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运输委员会和秘书处组成。大会每两年召开1次,理事会由大会选出的32个理事国组成,任期两年,连选可连任。1972年5月海协理事会第28届会议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权在该组织中代表中国的唯一政府。1973年3月1日,中国正式参加该组织。中国自从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以来,除第12届以外,均当选为理事国。 国际海事组织1959年1月17日成立并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1982年5月改现名。总部设在英国伦敦。2005年底,有165个成员,其中中国香港、澳门为联系成员。中国于1973年3月1日正式加入该组织。从该组织第9届至15届大会上中国6次当选为B类理事国。1989年和1991年两届大会上中国均当选为A类理事国。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8个航运大国之一。至今中国已接受了该组织制订并保存的现行技术条约37个中的18个。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nsultative Organization)”,1982年5月22日起改为现名。专事处理海上安全事务、保护海洋环境和发展海运技术的一个联合国下属机构,成立于1959年1月,总部设在伦敦。到1998年底,共有会员157个,已是世界最为主要的国际航运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各国之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政府在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及防止海洋受到船舶污染而采用统一的标准;处理同上述事项有关的法律和行政问题。国际海事组织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大会选出的32个成员国组成的理事会是监督国际海事组织工作计划的常设机构,下设5个工作委员会:便利运输委员会;技术合作委员会;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海上安全委员会;法律委员会。中国于1973年3月1日起加入该组织。 ☚ 国际水道测量组织 国际海事委员会 ☛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专门组织机构之一。1959年1月成立,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改用今名。总部设在伦敦。1985年有127个正式会员和1个联系会员。大会是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召开一次。闭会期间,由理事会代行职权,理事会由32个理事国组成,每两年改选一次。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其宗旨是: 在解决国际贸易的航运技术问题方面同各国进行合作; 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航运效率和防止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鼓励各国采用统一标准; 处理与之有关的法律问题。主要活动有: 制订和修改有关海运安全及有关海事责任等方面的公约; 交流上述有关方面的实际经验和海上事故记录; 为各会员国交换本组织所研究问题的情报和科技报告; 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国际组织提供的经费和捐助国提供的捐款,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技术援助项目。中国于1973年3月正式参加该组织。 ☚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 国际能源机构 ☛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1948年日内瓦联合国海事会议拟订了成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的公约。1958年正式成立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改称为国际海事组织。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其活动目标是: 促进政府间在影响国际航运技术问题方面的合作; 确保最高标准的海上安全、航运效率,防止海洋污染和有关海上安全的其他问题; 拟订有关航运技术方面和海事问题方面的国际公约、建议、守则等。决策机构为大会,由所有成员国组成。大会每两年召开1次,决定工作计划、预算及财务条例,选举理事会并批准任命秘书长。理事会由大会选举的32个 (1984年11月10日前为24个) 成员国组成。还设有4个主要委员会:海上安全委员会、法律问题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技术合作委员会。现有127个成员国和1个准成员 (香港)。我国于1973年3月1日正式参加该组织的活动。 ☚ 国际常设法庭 国际联盟盟约 ☛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于1958年3月17日正式成立,1959年1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975年11月更为现名。总部设在伦敦。国际海事组织宗旨是在解决国际贸易的航运技术问题方面同各国进行合作;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航行效率和防止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鼓励各国采用统一标准;处理与之有关的法律问题;负责召开有关航运问题的国际会议、起草国际海事公约或协定。国际海事组织的机构: ☚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简称“海事组织”。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1948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国际海运会议上,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该公约于1958年3月17日生效,1959年1月正式成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并在伦敦召开了大会第一届常会。1982年5月22日改用现名。总部设在伦敦。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在有关国际航运技术方面进行合作;鼓励各国在确保海上安全、提高航行效率和防止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用统一标准;协调和处理成员国间的海洋纠纷和法律问题;制定或修改有关海运安全及有关海事责任等方面的公约和规则;交流实际经验、分析事故记录以及有关的情报资料;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和技术咨询;定期召开各类会议,研究有关海事问题和交流信息等。组织机构:(1)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每两年召开一次例会。主要任务是批准工作计划和财务预算,选举理事会,通过由各委员会提出的有关海事的议案。(2)理事会,由大会选出的32个理事国组成,任期两年,可连任。每年召开两次会议。(3)海上安全委员会,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负责协调有关海上安全的技术问题,每年召开两次会议。(4)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负责协调有关防止和控制船舶造成海洋污染方面的活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5)法律委员会,由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负责本组织的法律事务和草拟公约文件,每年召开两次会议。(6)技术合作委员会,由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负责协调技术合作方面的事务。(7)便利运输委员会,理事会附属机构。负责研究与便利国际海上运输有关的活动,简化船舶进出口文件和手续。(8)秘书处,常设办事机构,内设海上安全、海洋环境、法律事务和对外关系、行政、会议、技术合作司。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缴款和社会捐款。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原为1958年3月成立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59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1982年5月改称现名。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为该组织联系成员。宗旨:促进有关国际航运技术问题上的合作和解决海上安全问题。组织机构: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为执行机构;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设有海运安全委员会、法律委员会、技术合作委员会和海运环境保护委员会。总部设在伦敦。出版刊物:《国际海事组织新闻》等。 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负责处理国家和地区间海事协作问题的专门机构。前身为1958年3月成立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59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1982年5月改用现名。成员国包括世界五大洲的大多数国家。中国于1973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香港为联系成员。基本宗旨是:促进政府间海运的技术合作和情报交流,确保海事安全和提高航运效率,防止海洋污染。主要业务活动除草拟并制定有关航运技术和海事的国际公约与规则外,必要时召开有关国际会议,对成员国提供国际航运技术援助。经费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缴款和社会捐款。组织机构设置: 国际海事组织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国组成,每两年召开一次例会;理事会为执行机构,由32个理事国代表组成,每两年改选一次,每年召开两次例会;秘书处为常设办事机构,下设法律司、会议司等;另外还设有海上安全委员会、海上环保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和技术合作委员会等机构。总部设在英国伦敦。主要出版刊物有《国际海事组织新闻》等。 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也是协调有关海上安全和海运技术问题的政府间组织。1958年成立,始称 “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后自1982年5月起改称现名,总部设在伦敦。它是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提议而设立的,其宗旨是促进成员国政府在海运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各国采用切实可行的统一标准,催进海上安全,提高海运效率,防止海洋污染,鼓励消除国际贸易在海运方面的歧视行为和不必要的限制。该组织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工作,如处理与海事有关的法律问题,交换该组织所研究的成果及收集的情报资料,审议有关航运公司不公正的限制性措施等; 它还定期出版 《国际海事组织新闻》等刊物。国际海事组织的机构有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等。现有成员133个,中国是其成员之一。它自成立以来,制订和保存的技术公约、规则和议定书共32个,已生效的有23个,中国已批准及加入的公约有15个。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mmittee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也是协调有关海上安全和海运技术问题的政府间组织。1958年成立,始称“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后自1982年5月起改称现名,总部设在伦敦。它是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提议而设立的,其宗旨是促进成员国政府在海运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各国采用切实可行的统一标准,促进海上安全,提高海运效率,防止海洋污染,鼓励消除国际贸易在海运方面的歧视行为和不必要的限制。该组织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工作,如处理与海事有关的法律问题,交换该组织所研究的成果及收集的情报资料,审议有关航运公司不公正的限制性措施等;它还定期出版《国际海事组织新闻》等刊物。国际海事组织的机构有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等。现有成员133个,中国是其成员之一。它自成立以来,制订和保存的技术公约、规则和议定书共32个,已生效的有23个,中国已批准及加入的公约有15个。 ☚ 国际商会 国际海运协会 ☛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联合国负责海运和海上安全问题的专门机构。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48年通过《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1958年成立,1982年改现名。简称“海事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各国政府在国际贸易、航运技术方面的合作和情报交流,以确保海运安全与提高航运效率;防止与管制从船上产生的海洋污染,并处理与此有关的法律问题。海事组织有权起草航运事项的国际公约、协定与召开国际会议。海事组织的机构有:(1)由全体成员国组成的大会,这是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政策,每两年召开一次常会。(2)由大会产生的理事会,这是执行机构,它由24个成员国组成,其中6国在国际航运方面具有最大利害关系,另6国在国际海洋贸易方面具有最大利害关系,其余12国是在海洋运输与航行方面具有特殊利益的国家,它们的当选,保证了海事组织在世界主要区域的代表性。理事会每年召开的两次常会。(3)理事会下设海上安全委员会和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等辅助机构,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根据1948年通过、1958年3月17日生效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于1959年1月13日在英国伦敦成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22日改为现名。正式成员150个(1994年12底)。中国1973年加入该组织。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其宗旨为:促进各国之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处理有关法律方面的问题。大会为其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其职责是批准有关工作计划和预算,审议并通过有关议案。理事会由32个理事国组成,分为A、B、C三类。A类8国为在提供海上航运服务方面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B类8国为在海上贸易方面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C类16国为地区的代表。海上安全委员会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负责协调海上安全技术问题。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负责协调防止海洋污染方面的活动。法律委员会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审议有关法律方面的问题。技术合作委员会负责技术方面的协调工作。便利海上运输委员会,负责便利海上运输方面的活动。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该组织的主要活动为制订和修改有关海上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便利海上运输和提高航运效率等方面的公约、规划和协定,交流这方面的实际经验和海上报告,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航运方面的技术援助。 ☚ 万国邮政联盟 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英文缩写为:IMO。联合国处理海上安全事务和发展海运技术方面的专门机构之一。1982年 5月以前称为“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是1948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海事会议上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才组建的。该公约和其组织的宗旨和任务是: 就海上安全、无线电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及消除对海运业务的歧视行为和不必要的限制等问题进行协商,提出建议;起草海运业务、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等方面的有关国际条约; 为处理上述事项而召集国际会议,讨论采用统一标准,制定国际法律,以达到交流海运情报,促进各国间航运技术合作,保障海上安全,提高海运效率的目的。国际海事组织由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和必要的辅助机构及秘书处组成。该组织所在地设在伦敦。其组织机构如图所示: 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大会,规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全体成员国例会。理事会由32个理事国组成,分A、B、C三类:A类为海运国(8个),B类为货主国( 8个),C类为其他国家(16个)。理事会每两年改选一次,每年召开两次例会。其下属的5个专业委员会均由全体成员代表组成,每年至少召开1~2次例会。5个专业委员会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早成立的是海上安全委员会,简称“海安会”(MSC),下设10个分委员会。大会秘书处为常设办事机构,截至1989年底,该组织共有135个正式委员和1个联系委员(香港)。中国于1973年3月参加该组织为会员国,1989年10月在伦敦召开的第16届全体大会上,我国从原来的B类理事国改选后成为A类理事国,这样,A类理事国增加到9个。该组织的主要出版物有: 《国际海事组织新闻》(IMO News)季刊。 ☚ 国际海运商会 国际港口协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