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地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土地神 土地神 tǔdìshén 省稱“土地”。掌管、守護一地之神。土地神隨處而異,多爲人所化,有所謂死後自化者,有被後人尊奉爲神者。俗傳之土地神則多不知姓名,其形像爲白髮老翁,居於地下,職掌地面不廣,神位卑微。其說漢以後廣泛流行。舊時各地廣立土地祠、廟,祀本地土地神。晉·干寳《搜神記》卷五:“蔣子文者,廣陵人也。嗜酒好色,挑撻無度。常自謂己骨清,死當爲神。漢末爲秣陵尉,逐賊至鍾山下,賊擊傷額,因解綬縛之,有頃遂死。及吳先主之初,其故吏見文於道,乘白馬,執白羽,侍從如平生,見者驚走,文追之,謂曰:‘我當爲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爾可宣告百姓,爲我立祠,不爾將有大咎。’是歲夏大疫,百姓竊相恐動,頗有竊祠之者矣……議者以爲,鬼有所歸乃不爲厲,宜有以撫之,於是使使者封子文爲中都侯,次弟子緒爲長水校尉,皆加印綬,爲立廟堂,轉號鍾山爲蔣山,今建康東北蔣山是也。自是災厲止息,百姓遂大事之。”《太平廣記》卷二百八十三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録·師舒禮》:“巴丘縣有巫師舒禮,晉永昌元年病死,土地神將送詣太山。俗常謂巫師爲道人,初過冥司福舍前,土地神問門吏:‘此云何所?’門吏曰:‘道人舍也。’土地神曰:‘舒禮即道人。’便以相付。”又卷二百○八引唐·李復言《續玄怪録·蔡榮》:“中牟縣三異鄉木工蔡榮者,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於地,潛祝土地,至長未常暫忘也。”《西游記》第四十回:“那行者打了一會,打出一伙窮神來。都披一片,掛一片,裩無襠,褲無口的,跪在山前,叫:‘大聖,山神、土地來見。’行者道:‘怎麼就有許多山神、土地?’衆神叩頭道:‘上告大聖,此山唤做六百里鑽頭號山,我等是十里一山神,十里一土地,共該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清·趙翼《陔餘叢考·韓昌黎爲上地神》:“今翰林院及吏部所祀土地神,相傳爲唐之韓昌黎,不知其所始。按《夷堅志》:湖州鳥鎮普静寺,本沈約父墓。約官于朝,嘗每歲一歸祭掃,其反也,梁武帝輙遣昭明太子遠迎之,約不自安,遂遷葬其父于金陵,而捨墓爲普静寺,故寺僧祀約爲土地神。又《宋史·徐應鑣傳》:臨安太學,本岳飛故第,故飛爲太學土地神。今翰林、吏部之祀昌黎,蓋亦倣此。” 地神 地神只(方只;后只;皇只;地只;顺只;黄只;皇地只) 土(土官;土神;土地神) 社(社神;社鬼;社公;社长) 阴神 地母 地媪 富妪 富媪 神媪 媪神 灵媪 青牛妪 ☚ 女神 天神 ☛ 土地神 土地神师公信奉之神,是专管土地的财神。管一家一户的叫“门官土地神”;管一山一岭的叫”山神土地神”。做斋打醮、酬神还愿、是清洁坛场的叫“请客神”。传说中的土地神红脸白须,笑颜常开,身着黄袍红裤,性格善良可亲,神态诙谐风趣。凡有祭祀礼仪,师公均请土地神到坛给祭主招财聚宝。 ☚ 花王神 社王 ☛ 土地神 土地神苗族俗信宗教崇拜神灵。湖南苗族地区各村寨,旧时一般都有土地庙一座,用岩板与石块砌成。苗胞俗信“土地” 为管野兽之神,祀之可免野兽伤人。每年二、八两月的初二,合寨人共同祭祀“土地”。平时逢年过节,各家各户亦经常到土地庙祭祀。 ☚ 土王 土王庙 ☛ 土地神T’u Ti;god of locality;village god 土地神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村社守护神。古称“社神”、“社公”;民间俗称土地公、土地爷,其配偶则称土地婆、土地奶奶。是中国民间最普遍供奉的神祇之一。在原始宗教中,人们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此祈求四方清静,岁熟年丰。西汉以后,其职能渐兼多种。宋时却成为神权系统中最基层的神祇。明代土地崇奉又盛,明确规定其称呼为某地土地神,如花园土地、草场土地等,各地村落街巷皆有土地庙。岁时以清酒雄鸡祭之。道教亦奉此神,《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列有其神位。斋醮诸神时,即有土翁神、土母神、社神等名称。少数民族地区将其称作社神、土神、地神、地鬼、土地鬼、土地菩萨等,定其诞日多在二月初二、六月初六或腊月初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