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iourosis)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iourosis)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地氟病)系因环境(土壤、水源)含氟量过高造成人体中毒的病症。1949年以前安徽流行地氟病的情况无资料可考。70年代以前,安徽对地氟病的流行情况未作系统调查,仅有零星资料,但淮北地区氟斑牙(俗称大黄牙)病人多见。据70年代至80年代调查资料,全省有24542个自然村为病区,其中96.04%的病区自然村属淮北地区,江淮之间、皖南和皖西山区的病区呈不规则的点状分布。病患中毒者多为氟斑牙,氟骨症患者较少。病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均偏高,有的高达2.9毫克/升(饮水氟含量标准为1毫克/升以下);土壤、农作物含氟量普遍偏高。 1983年10月成立“安徽省地方性氟中毒协作组”,负责全省的氟中毒调查研究和防治技术指导。 对地氟病的预防,主要采取降低饮水氟含量。用化学方法降氟,耗费较大,又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在农村不易普遍推广;寻找符合饮水卫生标准的水源,在淮北地区比较困难。这些因素,影响了地氟病防治进度。 ☚ 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x)、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etinism) 四 寄生虫病防治 ☛ 00002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