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豆于部族名。东胡族系的一支。分布于室韦之西,南与奚和契丹相邻。为游牧部族。多牛羊,出名马。以皮为衣,以肉酪为食。北魏时,势力较强,曾南侵库莫奚,迫使其南迁塞内。延兴二年(472),始遣使赴北魏朝贡。太和十四年 (490)频来犯塞,被击退。此后,直至北齐时,朝贡不绝。 地豆于一作“地豆干”。中国古族名。南北朝时,游牧于室韦以西,洮儿河上游一带。北邻乌洛侯, 西临兴安岭与柔然相接,南邻奚、契丹。以游牧为业, 多牛羊,出名马。以皮为衣,以肉酪为食,无五谷。延兴二年(472)遣使向北魏朝贡。此后与北魏、东魏、北齐朝贡不绝。 地豆于东北古代族名。一作地豆干。《魏书》有专传,《北史》沿之。散居于※室韦以西,约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一带。北界※乌洛侯,西接※柔然,南邻※契丹、※奚。游牧为生,食肉衣皮,不事农,多牛羊,出名马。史载延兴二年(472),遣使入贡北魏。至太和六年(482),贡使不绝。十四年(490),频犯北魏,魏孝文帝遣征西大将军、阳平王元颐击走之。自是以后,不时入魏京朝贡,迄武定(543—550)末,贡使未断。及北齐受禅,亦来朝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