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棺旧时汉族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葬具。因死者坐于棺内而葬,故称。又称“八抬轿式棺”。流行于青海省西宁、湟中、乐都、民和等地。仅用于功业卓著、为家乡树勋的杰出人物,或学位很高的宿儒。棺木外形似八卦亭,顶上为宝塔形,高五尺左右,容身的棺屋约两尺见方,内放一把固定的椅子,前面摆一张长形条桌,桌上放红烛一对,烛旁摆放各种冥供。有四扇门,两扇窗,均为绘画虚设物。棺屋的后板是能活动启闭的插板,以便能将尸体装进去。棺屋外有廊坊,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其底坐大于棺身,呈八角形,角尖画八卦符号,角身篆刻古寿字。其土葬方法是:先挖一宽敞的墓穴,然后在穴壁上打偏洞,洞深和洞高都要大于棺屋。棺屋放入后,周围用砖箍成塔状,直至将棺屋全部箍入塔内,然后掩土埋葬。20世纪30年代后期,这种坐式棺已不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