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方地 > 方衹 > 坤后 坤后 kūnhòu 亦稱“后坤”。地的代稱。古人以坤卦爲地、母后之象,故稱。《易·説卦》:“坤爲地、爲母。”晉·葛洪《抱朴子·博喻》:“方圓舛狀,逝止異歸。故渾象尊於行健,坤后貴於安貞。”明·王廷相《答何柏齋造化論》:“愚則以爲后坤發育,群品載生,山川藴靈,雷雨交作,謂地不神,恐不可得。” 地面 地面地(平~) 地表 地皮 广大的地面:地(地埒;地境;地庐;大地;厚地) 坤(坤后;坤仪;坤地;坤州;坤局;坤只;后坤) 舆(舆地;方舆;黄舆) 方州 方只 方载 方仪 下土 地轴 大方 沉奥 青戊 黄垆 对大地的尊称:后土 后坤 大地的正中:地中 大地博厚:坤厚 广阔的大地:埏垓 广阔无垠的大地:轩旷 某些像床的地面:床(苗~;河~) 古代殿堂上涂饰过的地面:墀(丹~) 铺设华美的地面:锦地 倾斜的地面:阪 陁 隥 阤 斜坡 有泥的地面:泥地 沾有落花的泥地:锦泥 地面上的某一段:地段 条段 地面突起处:堪 地面以下:地中 (地的表面:地面)
另见:裸露 遮盖2 地 土地 植物 ☚ 地 面积 ☛ 坤后kūn hòu土地。《抱朴子·博喻》:“故浑象尊于行健,~~贵于安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