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垣qiáng yuán墙壁;围墙: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朽败。(二·33)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十六·338)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垣籬部 > 牆壁 > 墉1 > 牆垣 牆垣 qiángyuán 牆。《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厚其牆垣,以無憂客使。”《管子·輕重丁》:“内毁室屋,壞牆垣;外傷田野,殘禾稼。”《淮南子·天文訓》:“庚子受制,則繕牆垣,修城郭,審群禁,飾兵甲,儆百官,誅不法。”《南齊書·天文志》:“[建元]三年十月丙午,有流星,大如月,赤白色,尾長七丈,西北行,入紫宫中,光照牆垣。”唐·姚合《垣竹》詩:“窮秋雨蕭條,但見牆垣長。” 墙垣qiáng yuán〖名词〗 泛指墙壁(1)。《子产坏晋馆垣》: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把那墙壁加厚,好让宾客使者不用担心。 墙壁 墙壁壁(障壁;四~;画~) 闬 墉(墉壁;墙墉) 墙垣 堵墙 余胥 堂阶旁的墙壁:轩屏 被诗人题上诗的墙壁:诗壁 诗墙 半月形的垒壁:月墙 房屋里侧的墙壁:后檐墙 中堂两面的墙:序 有缝隙的墙壁:隙壁 破损颓坏的墙壁:破壁 倒塌的墙壁:断壁(断壁颓垣;断壁残垣)颓墙 断墙残壁 前代留下的墙壁:遗甃 墙壁的外层:墙皮 ☚ 围墙 亭、塔、栏杆 ☛ 00004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