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墨旱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墨旱莲

药名。见《饮片新参》。又名旱莲草、墨斗草、止血草。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地。甘、酸,凉。入肝,肾经。凉血,止血,补肾,益阴。
❶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阴虚头晕、耳鸣,腰痛,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煎服: 9~30g。
❷治痈肿疮毒,捣敷; 皮肤湿痒,煎水熏洗;外伤出血,捣敷或研末撒。全草含鳢肠素 (Ecliptine)、皂苷、鞣质及多种噻吩化合物。如α-三联噻吩等。还有烟碱、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β-香树脂醇等。叶含蟚蜞菊内酯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豚鼠肝损伤有预防作用。煎剂、酊剂对白喉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金葡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墨旱莲可抗炎,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止血,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并可抗诱变。

墨旱莲mòhànlián

中药名。见王一仁《饮片新参》。别名旱莲草、墨汁草、止血草。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L. 的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地。甘, 酸, 寒。入肝、肾经。凉血止血, 补益肝肾。治吐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眩晕、耳鸣、腰痛, 煎服: 6 ~ 12 克。治外伤出血, 捣烂或晒干研末敷; 皮肤湿痒, 煎水洗; 水田皮炎, 捣烂敷。本品含皂苷、鞣质、鳢肠素及多种噻吩化合物。叶含蟛蜞菊内酯等。

墨旱莲

墨旱莲

墨旱莲

墨旱莲,又名旱莲草、黑墨草、金陵草、烂脚草、白花蟛蜞菊。始载于《新修本草》,原名鳢肠。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 的全草。夏秋两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阴干。
全草被白色茸毛。茎呈圆柱形,长30~40cm,直径2~3mm,绿褐色或带紫红色,有纵棱。叶对生,叶片卷曲皱缩,易破碎。完整叶片呈线状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或稍具细齿,绿褐色,两面均被白色茸毛。茎枝端常有头状花序,总苞片5~6,钟状,舌状花白色。瘦果多数,黑色或黄黑色,长椭圆形或扁棱形。茎叶浸水后搓揉,汁液呈黑色。气微香,味淡,微咸。产于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河北、辽宁等省。
本品味甘、酸,性凉。归肝、肾经。功能凉血止血,补肾益阴,泄热解毒。主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须发早白、淋浊、白带、妇人阴痒、水田性皮炎等证。本品甘酸化阴,性凉清热,凡由血热妄行所致之诸失血证,以及肝肾阴虚引起之须发早白,皆可用本品治疗。如吐血、衄血,配侧柏叶、白茅根; 咳血,配白及; 尿血,配车前草; 便血、血痢,配槐花炭、地榆; 妇女崩漏; 配艾叶炭、阿胶。至于外伤出血,一般以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外撒。用于鼻出血,除可内服外,亦可以鲜品捣汁滴鼻。壮年须发早白,或发易脱落,以及齿龈松浮属肝肾阴虚血热者,墨旱莲常与女贞子、何首乌、桑椹子同用; 古代则用本品煎汁,配以生姜汁、蜂蜜煎成稠膏服,谓能益须发,变白为黑。治血淋,配芭蕉根; 白浊,配车前子、金银花、土茯芩。治妇女赤白带下,本品同鸡或猪肉煨汤服。此外,近年有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眼底出血等汤方内加入墨旱莲同煎服,能改善出血证状。本品用治阴道湿痒,配钩藤根、白矾,煎水洗。防治水田性皮炎,鲜品捣烂,下水作业前两脚浸入药液并搓涂至皮肤稍现黑色为度; 亦可加入明矾、凡士林制成软膏涂敷。煎服,10~30g。胃弱、便溏、肾阳衰微者忌服。
实验研究: 鳢肠全草含皂甙1.32%、烟碱约0.08%。另含α-三联噻吩基甲醇及其乙酸酯、α-三联噻吩基甲醛;尚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β-香树脂醇和三萜皂甙、植物甾醇等,叶含蟛蜞菊内酯、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及其7-葡萄糖甙。

☚ 女贞子   龟版 ☛
000028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2: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