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墓
古代墓葬形式之一。在砖室墓的墓壁上绘出壁画,故名。壁画墓最早出现于西汉晚期洛阳地区的空心砖墓中。东汉时期,除河南外,还遍及到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甘肃等地。壁画内容多是天象、神话、历史故事、宴饮、乐舞、百戏、生产场面及车马出行等。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的壁画墓逐渐衰微,但河西走廊及辽东地区却仍流行。北朝时期,壁画墓又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复兴,直到唐代又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如西安地区的唐皇室贵族墓均画有大型壁画,多是宫廷生活、出行仪仗、宫女乐舞等。至宋代,墓室壁画主要表现墓主的居室情况和墓主夫妇对宴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