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chǔshǔ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8月23日前后。 节令 节令节(气节) 气令 时月 时节 景候 岁时 节令气候:气(节气;朔气) 节候 灰管启闭 节气的顺序:节度 节序 节叙 时令,节令:令 一年的各个节气:四时八节 八节四时 春季的节令:春令 立春:打春 春分、秋分:二分 日中 春分:春至 分春 夏天的节令、气候:夏令 夏至、冬至:至(至日;二至) 夏至:至(北至;长至;日长至) 日永长日 养日 冬至:日短 冬日 冬节 景旦 严节天正 履长 亚岁 养夜 阳生 南至 日短至 阳回节 古称八节: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二十四节令: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农民耕作、收种的时令:农时 民时农节 有关耕获的时令节气:人时 美好的节令:景序 剩余的时令节气:余律 适合当时的节令:应景 节令和顺:节和 节令错乱:缪节 (节气时令:节令)
另见:节日 气候 农时 ☚ 传统节日 早晨 ☛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 “立秋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溽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也逐渐减少。 处暑Limit of Heat Days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8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的节气名。从黄经150°至165°的一段时间,约15.5日。太阳直射点由11°32′N移至5°57′N。“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此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是比较明显的降温转折点,此时北方谷子、春玉米、高粱等先后成熟收割;棉花开始采收。南方早中稻收割;晚稻、甘薯须加强田间管理。 处暑處暑chù shǔ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开始。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本草纲目 ·虫白蜡》:“乃结成蜡,状如凝霜,处暑后则剥取,谓之蜡渣。” 处暑chu shuLimit of Heat 处暑the Limit of Heat;the 14th solar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