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证券市场
中国以外各国的证券发行和交易市场。形成于17世纪初期。1611年,东印度公司股票首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行交易,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形成。近400年来,国外证券市场在曲折中逐渐发展。其中,美、英、日等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最快、影响最大。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证券市场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即潜伏阶段、操纵阶段、投机阶段、巩固或崩溃阶段、成熟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证券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市场则处于前三个阶段,统称初级阶段。经过初级阶段的发展,如果市场健全,管理完善,证券市场将步入巩固阶段;相反,如果投机、操纵过度,管理混乱,证券价格尤其是股价暴涨暴跌,市场将进入调整或崩溃阶段,然后走向巩固和成熟的阶段。
尽管各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有各自特点,但二次大战以后,国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特点:
❶筹资形式多样化。股票种类在二次大战后增多,除单一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外,还增加了分期股票、无面额股、无表决权股、掺水股、单位股等;债券中,增加了浮动利率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附认股证债券、以及欧洲美元债券、日元债券、欧洲各国货币债券等。
❷交易形式多样化。除现货交易外,还出现了期权交易、期货交易等新方式。
❸证券市场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目前,世界几个主要的证券市场都安装了电脑系统,与卫星和电讯系统联网。比如,美国的自动报价系统可以将全国各地30000多个证券自营商号联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伦敦证券交易所的SEAQ系统与美国相通,可以将360多种股票价格通过卫星相互传送,可以同时显示700种股票价格。
❹证券交易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现在以纽约一东京一伦敦为一线,形成了昼夜24小时连续不断的证券交易活动,交易时间也因现代技术的使用大大缩短,为各国投资者到境外购买和出售证券大大提供了便利。
❺场外交易市场发展迅速。这一特点在美国和日本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