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录(録)★★★ 00809名

lù ❶动记载;誊写。记录|抄录|摘录 →❷名记载言行、事物的表册或文字。目录|语录|通讯录|见闻录 →❸动接纳;任用。录取|录用 →❹动用仪器记录(声音或图像)。录音|录像 ○❺名姓。用法说明上边是“ ”,不是“彑”。由“录”构成的字有“绿” “碌” “氯” “剥” “禄”等。
❶记载;抄写。常作带宾、带补谓语。 她帮我~过几篇课文|爸爸亲笔~了这首诗,把它送给我|我已把他的讲话~下来了|这盘磁带~得不清楚|录像机~下了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这部分内容比较多,恐怕要分三次~|你要的那几首歌正~着呢。 ❷采纳,任用。用作语素构成合成词。 ~取|~用。 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籍、文章等。用作语素构成合成词。 语~|同学~|回忆~|见闻~。 【近】 〈动〉❶记 抄 誊 【词语】 录供 录像 录像机 录音 录音机
字源解说 本 字 “录” “录”是“渌”(异体字“漉”)的本字。录,甲骨文 上部像井架上的汲水辘轳 ,下部“西” 像装水的袋子,字形表示用辘轳和水袋从井里打水。有的甲骨文 将水袋 写成装满水的形状 ,水袋 中的一点指事符号 表示袋中有水, 表示湿漉漉的水袋底部淌滴着水滴 。造字本义: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金文 将三点 写成六 点,明确了“汲水”的主题,并加 (即 ,两个“又”),表示双手操作。有的金文 简化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滴水袋子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辘轳形状 写成费解的 ,将金文字形中滴水袋子 写成晦涩的 。楷书 在篆文字形 的基础上有所简化。俗体楷书另造会义字: = (彐,“又”的变形,操持)+ (水),表示打水。当“录”的引申义“湿漉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渌”(异体字“漉”)代替。 合并字 “録” 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选取。録,篆文 = (金,铭刻)+ (录,选取),表示选择信息加刻记。造字本义:选择反映历史的重要信息,铭刻在祭祀的钟鼎上。 彔 文言版《説文解字》:彔,刻木彔彔也。象形。 彔 白话版《说文解字》:录,刻木录录的样子。象形。 錄 文言版《説文解字》:錄,金色也。从金,录聲。 録 白话版《说文解字》:録,金色。字形采用“金”作边旁,采用“录”作声旁。 引申线索

字源解说 “彔”是“渌”(异体字“漉”)的本字;而“录”是“彔”的异体字。彔,甲骨文--new2/137lu2/13jia00.gif)  (绳结,借代绳索) (工,巧具) (西,水袋),表示用由转轮、吊索、水袋构成的汲水辘轳从井里打水,其中“工” 表示设计轻巧的辘轳头,“屮” 表示绕在辘轳轴上的井绳,“西” 在袋形 的里面加一点,表示水袋中有水。有的甲骨文 将 写成“西” 。有的甲骨文 在水袋下面加“水” ,表示湿漉漉的水袋底部淌滴着水滴。甲骨文 在汲水辘轳 旁边加虎头 和人 ,表示野兽和人类饮水的山麓,后由“麓”代替。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点水滴 写成四点的“水” 。有的金文 加双手 ,表示双手用力汲水。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辘轳头和水袋 写成不知所云的 ;将金文字形中的“四点” 写成“水” 。造字本义:动词,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隶化后楷书“彔” 将篆文字形中表示辘轳头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录”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写成“彐” (“又”的变形,抓持),表示手工汲水。古籍多以“录”另造“彔”代替。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彔,刻木彔彔也。象形。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彔,刻木彔彔的样子。是象形字。
【字族索引】 录
【同音字】 l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