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羹不和dà gēng bù hé煮肉汤不调和其味。不加调料以调和其味,并不好吃,为的是不失掉肉和肉汤的本来味道。比喻虽不甚美,但贵在本质不变。“大羹”肉汁。“和”,调和,即加调料。《礼记·礼器》:“大圭不琢,大羹不和。”《礼记·郊特牲》:“大羹不和,贵其质也。”《淮南子·泰族训》:“大羹不和,可食而不可嗜也。” 大羹不和tài gēng bù huò❶ 原指古代祭祀用的肉汁不与五味相和。上古时人们不知用调味品,后人祭祀崇尚古朴,所以用不加任何佐料的肉汁奉上。《礼记·礼器》:“有以素为贵者……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 同“太”。 ❷ 后比喻保持原有的风味或本质特征。 大羹不和dàgēng-bùhé〔主谓〕 和,调和,即加调料。比喻事物虽不甚美,但贵在本质不变。《礼记·礼器》:“大圭不琢,~。” △ 描写事物质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