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
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𫗱和尚, 俗姓陈,字德安,华容人。本为世家子弟,其父五代梁时为益阳侯。梁亡后,德安深感人世为苦海,于十八岁时出家为僧。二十三岁时,拜在南岳禅师慧思门下。慧思一见便说: “昔灵鹫同听《法华经》,今再来矣。” 即示以普贤道场说四安乐行,并告诉他这是《妙法莲花经》 的三昧,“非汝莫证, 非子莫识”。 智𫗱遂成了慧思的法嗣, 代其说经, 在南岳随侍师父两年。 陈大建元年 (569), 智𫗱到了金陵瓦官寺,创宏禅法。三十八岁到天台山,号天台智者, 说法三十余年, 撰《法华经义止观》等书。 智𫗱当时在佛教中和社会上的威望都很高,门徒众多,声势显赫。陈宣帝划一个县的租税给他作养徒的费用。隋炀帝对他执弟子礼,尊他为智者大师。因为他的政治靠山大,经济来源丰足,所以他能动用大量资财,兴建寺庙,弘扬佛法,成为“造寺三十六所,造大藏十五处,旃坛、金刚、画像八十万躯,著书三十余卷,亲度僧一万四千人” 的业绩辉煌的大和尚、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隋开皇十七年十一月廿二日,他对僧众说: “吾将去矣!”言讫端坐而逝,年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