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童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童寺

 

(宋)薛嵎

佛界似仙居, 楼台出翠微①。
 浙中山水最, 海内衲僧归②。
 草树有真意, 禽鱼尽息机③。
 禅房无别事, 惟见白云飞。
 

【题解】
 此诗描写天童寺的幽静景象和浓厚的宗教气氛。
 【作者】
 薛嵎,字仲止,一字宾日。南宋永嘉(今属浙江)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曾官长溪主簿。有《云泉集》。
 【注释】
 ①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深处。唐李白《赠秋浦李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②衲僧:僧人。衲,僧衣。③息机:摆脱世务,息灭机心。此用拟人法写禽鱼。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天童寺
天童寺  tiāntóngsì

座落於浙江鄞縣太白山麓。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僧義興初建。以天帝遣太白星化爲童子侍其左右,故稱。後毀於兵燹。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重建。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徙寺於今址,距原址一里。乾无二年(公元759年)易名天童玲瓏寺。咸通十年(公元869年)改稱天壽寺。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更爲景德寺。紹興初增拓。寳祐四年(公元1256年)毁,六年(公元1258年)修復。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增建。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仍復今名。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佛殿毁,七年(公元1432年)復建。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水患傾圮,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再建。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重修,改名宏法禪寺。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續有增修。寺佔地六十餘畝。主要建築有萬工池、奎焕閣、藏經閣、天王殿、大殿、鐘樓、御書樓、御碑亭等。爲佛教禪宗勝地。參閱雍正《浙江通志·寺觀五·寧波府》。

天童寺

天童寺

位于太白山麓。东晋永康元年(300),僧人义兴来此,爱其山水,遂结庐修持。传有一童子每日供其薪水,自言系太白金星所化。天童寺之名由此而来。唐开元二十年(732)僧人法璿正式建寺,至德二载(757)移建今址。南宋建炎三年(1129)佛教曹洞宗宏智禅师曾住此30年,著有《颂古百训》一册。南宋乾道四年(1168)后,日本僧人荣西、道元先后来此求法,归国后创立日本佛教曹洞宗,奉天童寺为祖庭。寺自唐至清,几次荣枯,明万历十五年(1587)山洪暴发,寺毁。崇祯四年(1631)重建,规模宏大,占地48,0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999间。现存建筑系清代以后重修,1979年又重新整修。寺内有宋碑,唐柏、千僧镬、十八罗汉碑、八指头陀石刻像。天童寺建在松林竹海之中,寺周群峰叠翠,古木参天,溪泉清澈,与天童国家森林公园连为一体。王安石曾游天童寺,有诗数首。寺中楹联甚多,天王殿石柱有一联:“溯晋代开山,历唐宋元明清,太白法辉煌海外;从佛门稽古,计汉满蒙回藏,天童僧史耀人间。”虽为近人所撰,然气势不凡。

☚ 阿育王寺   东钱湖 ☛
天童寺

天童寺

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 位于浙江鄞县东太白山麓。相传西晋永康元年 (300),僧人义兴在此结茅修行。至唐开元二十年 (732),僧人法璿忖始建新寺,称古天童寺。至德二年 (757),僧人宗弼等移寺今址,后又扩建。乾元间赐名天童玲珑寺。北宋景德四年 (1007),赐名景德禅寺。明代改称天童寺,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册封此寺为天下禅宗五山第二山。清代赐名弘法寺,后称天童弘法寺。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1978年大规模整修。寺内建筑主要有万工池、七塔苑、天王殿、佛殿、法堂、藏经楼、罗汉堂、钟楼、御书楼、御碑亭等。佛殿重檐琉璃顶,高18.9米,供奉三世佛坐像。南宋以后,该寺高僧辈出。宋代曹洞宗僧人正觉住持天童寺约三十年,衲僧云集,倡导“默照禅”,著有 《宏智禅师广录》 九卷。乾道四年(1168),日僧荣西来寺求法。嘉定十六年 (1223),日僧道元从该寺如净受禅法。归国后,创立日本佛教曹洞宗,由此禅宗在日本正式弘传。日本曹洞宗信徒尊天童寺为其祖庭,前往朝拜者络绎不绝。1980年,日本曹洞宗代表团在该寺建立“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作为永久纪念。

☚ 天主教会法典   天龙八部 ☛
000056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8: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