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蹴而就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容易办成。 蹴:踏。就:成功。[出处]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造圣人之域。”清·吴趼人《痛史·叙》:“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于繁赜,毋乃不可!”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世界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一学就会的事,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成功,都必须有远大理想、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 ❷ 作谓语。 李欣《老生常谈·雄心壮志》:“我们所进行的革命事业是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附条] ❶ “一蹴可就”。茅盾《漫谈文艺创作》。 ❷ “一蹴而得”。 茅盾《路》一二。 [同义] 轻而易举 唾手可得 [反义] 来之不易 踏破铁鞋 难于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