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子少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官名。见“东宫官”。 ☚ 太子少师 太子少保 ☛ 太子少傅官名。太子三少之一。参见“太子太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官名。春秋时期置。此后历代沿置。掌辅导太子,及大臣的加官或赠官。(见: 太子太傅、太子少师) ☚ 太子少师 太子少保 ☛ 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官名。掌辅导太子。太子少傅,殷周已有。逮乎列国,秦有之。孝公时,商鞅设法黥太子师傅是也。西汉置,秩二千石,与太子太傅同领太子官属。如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 (洗马)、舍人等。东汉沿置。皆为书不曰令。晋泰始三年(267) 武帝始建东宫,各置1人,宫事无大小,皆由二傅(太傅、少傅)。少傅立章,太傅书真,以为储训。并有功曹、主簿、五官。秩与后汉同。皇太子先拜,诸傅然后答之,如弟子事师之礼。武帝后,储副体尊,遂命诸公居之。以本位重,故或行或领。咸宁元年(275),以给事黄门侍郎杨珧为詹事,领少傅。少傅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给田六顷,田驺五十人。自元康后有太傅、少傅,不立师保。宋有少傅,兼丞1人。朝议接少傅以宾友之礼。梁少傅视左仆射。陈因之。后魏亦有三师、三少。北齐皆有之,出则三师在前,三少在后。后周不置。隋少傅,掌奉皇太子,以观三师之德。唐少傅一人,从二品,掌晓三师德行,以言谕皇太子。宋承唐制。明太子少傅正二品。洪武元年 (1368),授徐达兼太子少傅。清太子少傅正二品,虚衔,无职掌,亦无员额。 ☚ 太子少师 太子少保 ☛ 太子少傅tài zǐ shào fù官名。掌辅佐太子,位在太师之后。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隋、唐、宋、清等朝皆置。汉代太子少傅秩二千石,掌辅导太子,并掌太子官属。唐代少傅为从二品,掌晓三师德行,以谕皇太子,奉太子以观三师之道德。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新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宋史·职官二·东宫官》、《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 太子少傅官名。汉始置,掌辅导太子,其地位次于太子太傅,太子对其执弟子礼,太子少傅对太子称臣。魏晋与南北朝沿置,北魏沿西晋之制,以太子少傅与太子少师、少保合称东宫三少。太子少傅位在太子少师之下,太子少保之上。北齐沿置,隋唐以后多仅为虚衔,作为大臣的荣典。参见“太子六傅”。 太子少傅文阶名。北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元丰三年九月新订《元丰寄禄格》,未被纳入新格阶列之中。太子少保转太子少傅,太子少傅转太子少师(资料出处参“大理评事”条)。并参“东宫官·太子少傅”条。 太子少傅东宫官名。 职源古官名(《礼记·文王世子》)。西汉高祖,以张良行太子少傅事,是为设太子少傅之始(《汉书·张良传》、《通考·职官》14《太子六傅》)。 职掌宋不常设,也无专职。宋前期为散阶,用于执政官致仕所带官衔,或用作文臣迁转官阶。天禧四年(1020)皇太子同听政,以枢密使兼太子少傅,为有职事东宫官,有辅导太子之职(《朝野杂记》乙集卷13《宰相兼东宫三少》、《分纪》卷27《太子六傅》)。后多不设,南宋宁宗朝曾以右相兼太子少傅。 官品从二品(《分纪》卷27《太子六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