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液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液池tài yè chí

汉代宫内池沼名,汉武帝时所治,唐时亦有;后泛指皇宫内池沼。《史记·封禅书》:“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三辅黄图》卷四:“太液池,在长安故城西,建章宫北,未央宫西南。太液者,言其津润所及广也。”白居易《长恨歌》: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李世民《赐房玄龄》:太液仙舟回,西园隐上才。

太液池

太液池

位于故宫西,即北海公园及中南海水面。辽代时为湖泊沼泽地,整修经营为风景区。金大定十九年(1179)进一步开浚湖泊,积土于东岸成为琼华岛,并环湖兴建离宫。元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曾驻此。至元八年(1271),命名为太液池,成为皇家苑林禁地,并以此为中心兴建皇城。明代始有三海之称,北海与中海以金鳌玉桥为界,中海与南海以蜈蚣桥为界,为皇宫禁苑,称西苑。湖面广阔,碧波荡漾,周遭亭台楼榭掩映,风光秀丽。“太液秋风”旧为“燕京八景”之一。中海水云榭内尚存清乾隆帝所题“太液秋风”碑。

☚ 北海及团城   琼华岛 ☛

太液池

古池名。❶又称“蓬莱池”。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所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内建章宫北。
❷唐代太液池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大明宫北。
❸元至清三代太液池在今北京市故宫西华门外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元代又称“西华潭”,明代又称“金海”。

太液池

太液池

亦称泰液池。建章宫池名。《三辅黄图》卷四:“太液池,在长安故城西,建章宫北,未央宫西南。太液者,言其津润所及广也。”太液池位于建章宫前殿西北,以象北海,占地十顷,是渠引昆明池水而形成的一个范围宽广的人工湖。池北岸有人工雕刻而成长三丈、高五尺的大石鲸,西岸有六尺长的石鳖三枚,另有各种石雕的鱼龙、奇禽、异兽等。池中建有高达二十余丈的渐台。为了求神祈仙,汉武帝还在池中筑有三座假山,以象东海中的瀛洲、蓬莱、方丈三座神山。《西京赋》:“神山峨峨,列瀛洲与方丈,夹蓬莱而骈罗。”《拾遗记》:“此三山,上广中狭下方,皆如工制,犹华山之似削成。”太液池岸边湖中,有着各种动植物。《西京杂记》卷一:“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萚、绿节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龟;池边多平沙,沙上鹈胡、鹧鸪、䴔䴖、鸿,动辄成群。”《汉书·昭帝纪》载,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春二月,有“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汉昭帝为此作歌云:“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行,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太液池湖光水色,山水相映,景色宜人,是建章宫中著名的风景区。池中置有鸣鹤舟、容与舟、清旷舟、采菱舟、越女舟等各种游船。汉成帝常在秋高气爽之季与后妃赵飞燕泛舟戏游于湖中。太液池作为一个大的人工湖,为建章宫提供了大量蓄水。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高堡子、低堡子村西北一片洼地处。1973年2月在高、低堡子村西侧发现的一件长4.9米, 中间最大直径为1米的橄榄形石雕,就是当年池边的石鱼。

☚ 井干台   泰液池 ☛

太液池

位于今西安三桥镇高低堡子西北的西安市太液池苗圃,此地现仍低于周围地区。之所以名为太液池,据《三辅黄图》云:“太液者,言及津润所及广也。”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海中仙山。这是为了迎合汉武帝求仙的需要。汉武帝多次派方士去海中求仙,并亲自到渤海之滨。但欲求无得,无可奈何,便建造太液池以象大海,在池中筑神山。据记载;太液池有石鱼、石鳖。1973年在太液池西北侧发现一件长4.9米,中间直径1米,形如橄榄鱼形石雕,现存陕西碑林博物馆。太液池风景秀丽,涛涛湖水为水族水禽栖息创造了条件,形成水上动物园,为皇家游乐之所。

太液池

位于西汉长安城建章宫之北。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3: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