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❶ 出《本草拾遗》。 为石南藤之别名,详该条。 ❷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 又名包公藤。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anth.的藤茎。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辛,温,有毒。 发汗,祛风胜湿,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坐骨神经痛。 内服:水煎或水酒各半煎,3~6克。 外用:浸酒局部涂擦。内服过量中毒,则产生出汗不止,四肢麻痹等症。孕妇忌服。 含有效成分东莨菪素、东莨菪甙及包公藤甲素。东莨菪素、东莨菪甙有抗炎、消肿作用。包公藤甲素有缩瞳及降低眼压作用,疗效与作用原理与匹罗卡卤相似,且性质稳定,作用较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