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头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头皮

头皮tóu pí

指脑袋。刘克庄《念奴娇》:“笑仆家越石,闻鸡而起。颜发俱非,头皮犹在,胜捉来官里。”(4—2606) 辛弃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记得瓢泉快话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3—1969)

☚ 头面   头势 ☛
头皮1471头;脑袋。吴语。浙江绍兴、嵊县崇仁。◇ 鲁迅《阿Q正传》:「最恼人的是在他~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皮肤。中原官话。河南濮阳、灵宝、淮阳、鲁山、罗山、扶沟、泌阳、平舆。晋语。河南新乡、林县、获嘉、温县、焦作、博爱、沁阳。对人的蔑称。古北方方言。唐王梵志《生在常烦恼》诗:「常居五浊地,更亦取~。」张锡厚校注:「民间俗语,对人的轻称。」《通俗编》卷十六引《侯鲭录》云:「杞人杨朴被召,其妻作诗送之云:『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

头皮tóu pí

❶头顶及其周围的皮肤:(宝玉)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来,当中分大顶。(六三·1506—1507)
❷(~儿)比喻承担事情的胆量和能力:芳官听了笑道,“怕什么,有我呢!”柳家的忙道,“嗳哟哟,我的姑娘!我们的~儿薄,比不得你们。”(六十·1419)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頭 > 頭 > 頭皮
頭皮  tóupí

指頭,腦殼。宋·趙令時《侯鯖録》卷六引楊樸妻詩:“今日捉將官裹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五代史平話·漢史上》:“您將三十貫與他去,便從此斷送了他頭皮,使他無歸路也。”

面子

面子

脸(脸子;脸皮;嘴脸;头脸) 颜(颜采;颜面;颜仪;形颜) 面上面孔 面皮 面目 体面 嘴面 门风 门面
情面,面子:头皮 颏颊
对面子的美称:金面
谦辞,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
有面子:上脸 好看 戴面
 有面子有身份:戴头识脸
面子小:面薄
面子大:脸大 壮脸
注重面子:讲脸 爱面子 要面子 买脸面
抹不开面子:难为情
没有面子:无脸 失光落彩 没眉没眼
(表面的虚荣:面子)

另见:名声 荣誉 光荣 光彩

☚ 面子   情面 ☛

头皮scalp

由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结合而成。浅筋膜借纤维间隔将皮肤与帽状腱膜紧密相连,血管、神经穿行其间,并为脂肪组织充填。帽状腱膜前端为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织,收缩时可使额部出现皱纹,并协助上提眼睑;腱膜后端为枕肌,附于上项线,收缩时可使头皮向后;三者总称为额枕肌。腱膜在两侧与颞筋膜浅层愈着,有耳上肌与耳前肌起始。

头皮

头皮

头皮是颅顶软组织,由浅及深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与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骨膜五层。
皮肤 厚而致密,富含毛囊、皮脂腺和汗腺,是容易罹患疖肿的部位。皮肤血供丰富,损伤后出血多,但愈合力强。
皮下组织 内有纤维束,连皮肤于帽状腱膜。当头皮撕裂时,常是三层一起受累。皮下组织借纤维束分隔为许多小叶,神经血管走行于小叶内。分布于两侧的血管由后向前,计有枕血管、耳后血管、颞浅血管、眶上血管及滑车上血管;每侧的神经由后向前为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后神经、耳颞神经、眶上神经及滑车上神经。它们由周围行向头顶,故实际开颅时,皮瓣多翻向下。头皮的神经分布区互相重叠,血管互相吻合。因此,头皮宜于进行阻滞麻醉。血管在小叶内走行,管壁紧粘于纤维束,故损伤后流血较多,止血宜在伤口周围施行压迫止血法。
帽状腱膜 甚致密,为枕、额肌之间的腱膜,向前连于额肌并与眼轮匝肌融合;向后连枕肌,止于上项线。两侧与颞筋膜融合附着于颞上线。头皮损伤未累及帽状腱膜

头皮的层次及其血管神经
1.皮肤 2.皮下组织 3.帽状腱膜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5.颅骨外膜 6.颅骨 7.额动脉和滑车上神经 8.眶上动脉和神经 9.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 10.耳后动脉和枕小神经 11.枕动脉和枕大神经 12.第3枕神经

时,皮肤多不裂开。
帽状腱膜下层 又称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前起自鼻根及睑缘;后抵上项线;两侧至颞上线。腱膜下的血肿或脓肿时,容易扩散至全颅顶。皮肤静脉除汇入周围静脉外,还经过腱膜下间隙内的导血管,汇入颅内静脉窦,间隙的感染有蔓延至颅内的可能。
颅骨外膜 薄而致密与骨疏松地相连,易于剥脱离,唯在骨缝处骨膜与缝的结缔组织紧密相连,所以,骨膜下血肿或脓肿仅局限于各骨范围内。
☚ 腹股沟区   颌面部筋膜间隙 ☛

头皮tóu pí

scal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6: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