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女权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女权运动为争取妇女平等权利而开展的社会运动。萌发于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前后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始于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法国资产阶级制定了具有反封建意义的《人权宣言》,却把女性排除在“人权”之外。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阿伦普·德·戈朱写了《女性与女性市民的人权宣言》一书,批判了《人权宣言》男权本位的实质;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英国发表了《女权的辩护》,提出妇女应在经济、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待遇。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女性的公民权和选择权。1848年纽约州举行了女权大会,标志着美国女权运动的大规模兴起;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妇女经过斗争,在1919年被准许参加议会竞选,1928年获得选举权。第三次高潮兴起于二战之后,主要侧重于女性问题的理论探索。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瓦发表了《第二性》一书,深刻地研究了女性问题的历史、社会、思想和哲学内涵,被称为西方妇女解放的“圣经”。此后,妇女解放组织接踵诞生,女权运动在欧美一些国家再度形成高潮。女权运动历时二百多年,它以男女平权为直接目标,猛烈地冲击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对妇女解放产生了极其广泛、深刻的影响。但女权运动中提出的“性解放”、“将女权置于男权之上”等,则是过激的和消极的东西。 女权运动Feminism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权利的运动。早在17世纪中叶,马里兰州就有人要求给妇女同等的选举权。1776年,艾比盖尔·亚当斯就要丈夫约翰·亚当斯支持对妇女较为开明的立法。杰克逊时代的女权运动在当时达到了高潮。19世纪40年代,露西·斯通、卢卡丽霞·莫特和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把对改革的一般要求与废奴和女权运动结合在一起。1848年7月在塞内卡福尔斯召开的第一次争取女权大会提出了妇女享受同等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权利的要求。大会提出妇女应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妇女应有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应有领取工资的权利,大会还提出应该制订更为公平的离婚法。内战以后,妇女选举权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西部一些州通过立法或宪法授予妇女选举权。20世纪30年代,女权运动谋求通过联邦宪法“平等权利修正案”以消除在各州仍然合法存在的对妇女的歧视现象。 女权运动广义同“妇女解放运动”。狭义指西方国家妇女界以争取普选权、参政权等社会、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社会运动。 女权运动movement for women’s rights;women’s movement; women’s lib; feminist moveme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