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七十二候
❶ 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爲‘爵入大水爲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 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唐}{王冰}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