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发生在威海的战役。大东沟海战之后,海军提督丁汝昌奉李鸿章避战保舰之命,坚匿于威海军港。1895年1月,日军水陆并发袭击威海卫,清军坐失时机,北洋海军在此役中全部覆没。
威海卫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主要战役之一。1894年黄海海战后,清海军北洋舰队尚有主力舰9艘、鱼雷艇13艘、炮艇6艘。但李鸿章为保存私人实力,严禁出海作战。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李鸿章严令下,孤守威海卫(今威海市)港内。1895年1月,日本侵华陆军两万人在荣成湾登陆,攻陷荣成,尔后分两路包抄威海。南岸炮台守将刘超佩临阵脱逃,守军自动抵抗,2月1日炮台陷落。2月2日,北岸炮台守军不战自溃。日军占据南北炮台后,居高临下对港内轰击,并派兵舰封锁港口,形成陆海夹击。丁汝昌组织反击,击沉日舰两艘、鱼雷艇5艘。激战中,北洋舰队定远、靖远、来远、威远等舰被击沉,12艘鱼雷艇突围未果,被日军掳去。日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写信劝降。北洋舰队外籍军官浩威、马格禄等勾结部分无耻清将,企图胁迫丁汝昌投降,遭丁汝昌严词拒绝。丁汝昌初则下令沉船,继而命所余舰船突围,均遭洋员和怯懦将领所阻。丁汝昌见大势已去,于2月11日愤而自戕,以身殉国。翌日晨,北洋舰队营务处道员牛昶昞与浩威伪假丁汝昌之名,率舰队降敌。北洋海军从此覆灭。